第44节:异乡新识(16)

在内无所事事,也要让客人在外稍等。“用咖啡还是用茶?”“咖啡好了,假如不麻烦的话。”茶在国内喝惯了,到了国外嘛,改尝

咖啡。她向在旁侍候的女佣吩咐了一下。不久后,女佣端出咖啡和一些早就预备好的点心和干果,一小碟一小碟摆满了沙发前的咖啡桌。开始时,彼此间难免有点生疏,没过一会儿交谈就渐渐投契,气氛也随之和悦起来。自此以后,我们只要有机会便去看看她,她虽然非常繁忙,能抽空见到一些中国年轻留学生,能寻获一点失却的旧梦,也很乐意。

由于黄女士的生辰是元旦,我们一些较熟稔的“忘年之交”,几乎每年都去她家祝贺。她总是备了丰富茶点,但无蛋糕,她说,她不太喜欢正式过生日,当看到蛋糕上的一支支蜡烛,就意识到又增长了一岁而感到

“恐慌”。即便如此,有那么多年轻朋友来陪伴,唱起“Happy birthday to you”时,她仍是感到非常快慰的。

二、日后的交往

一九六二年春天,我突然接到黄女士的电话,问我是否有空并愿意参加一部有关前清义和团围攻北京东交民巷史迹的美国影片的工作。那时,我自西班牙国立电影学院毕业已数年,仅参与制作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片,蓦然得到这个大好机会,怎不欣喜非常!即使没空,也要抛弃一切来接受这项邀请。问清之后,才知道好莱坞大独立制片人塞缪尔?伯朗斯顿来西拍摄一张名叫《北京五十五天》的历史巨片,已聘请黄女士为剧本审查,另外还缺少中国艺术指导,于是她便想到我是最适合的人选,准备将

我推荐给他们。自此,我与黄女士在同一片中工作,于是彼此间的接触更为频繁了。那时,黄女士在西班牙外交部工作,她精通英、法、德、西诸国文字。由于自幼随家庭赴北京,在法语学校就读,十五年后返西定居,能说一口地道的“京腔”,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所以有时在撰写有关中国的文章和翻译中国古诗时,找我去她家磋商,这样她在中文上,我在西文上都相得益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