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出版前言

1998年-2008年,整整十年,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至今已经完满地举办了十届。从当初的一个杂志社发起的作文赛事蹒跚起步,发展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文大赛,在教育界及文学界具有深远影响。新概念的历程,见证了"80后"中国原创青春文学的发展与崛起。十年间,从新概念的获奖者中,闪现出无数文学新星。像韩寒、郭敬明、张悦然、刘嘉俊、李海洋、刘卫东、白雪这些青春文学的领军人物,皆出自新概念。"新概念"因此成为青春文学的一种标志。

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办的时间--1998年,也因为新概念提倡的理念--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使得新概念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批作家有了不解之缘。这些年轻的作者通过新概念发现,在沉重的课堂之外,他们还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能得到专家们的认可。这无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解放运动。这场解放运动过于盛大,以至于"80后"这个简单的标签,肯定是不能完全描述整个80年代出生的作家群体的创作特征的。在时代的烙印之外,我们发觉"80后"与"70后"、"60后"没什么两样,"人性"拥有的一切,他们都拥有。写作方式及创作思想的改变,使得他们的作品显得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写作在失去了其在课堂上的八股形式之后,向着"人的文学"和"人文的文学"回归。

以纪念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十届为契机,我们在十届获奖者众多的新作中,经过严格筛选,编辑出版了本书。本书的出版,是对获奖者的最新创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展示与总结。本书分为"男版小说典藏"和"女版小说典藏"两本,基本囊括了当代最活跃的"80后"作家,可以说是青春文学最强阵容的一次华丽现身。其文字或豪放或婉约,或华丽或质朴,在他们的笔下,青春与爱情、命运与理想,成为一场美不胜收的盛大的文字之旅。

在编辑过程中,李傻傻、金瑞锋是两个"非新概念"出身的作者。前者是80后实力派的代表性人物,以老到辛辣的语言着力书写流行之外的残酷但真实的青春著称;后者可能相对大家来说陌生了一些,他是所有青春文学中的异类,以一颗孤独鬼魅的心灵,默默地探索着文字与思想撞击的无限可能。两者在文字与思想表达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代表着青春文学甚至是文学的某一个方向,这是编者将其破例入选的理由。至于对一个小说的选本,为什么要收入刘卫东的两篇散文,读者只要沉下心去读一下刘的作品,相信就能明白编者的坚持。以编者有限的阅读,是将刘卫东视为"80后"最有精神底气与文化底气的作者。因为他,"80后"这个群体,将显得更加灿烂夺目。

我们的青春文学,曾经受过强大的哈韩文化的侵袭,也曾沉迷在对历史的戏仿中不能自拔,这些难以言说的彷徨,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原创性的严重缺失。但在商业文学的大潮中,始终有一群单薄却坚定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寂寞为文学证名,用自己的实力为青春放言,也用自己强大的思想为时代烙印。此书的出版,正是为以上精神留下文本的佐证,同时借此也向那些坚持本土的、原创的青春文学作者致敬。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