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绍兴的风情中成长(1)

趣味相投的兄弟

鲁迅进三味书屋三年后,二弟寿也来就学。

这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已不如前,父母无力给他购置新的书桌和凳子,只好从家里搬了旧的去。

从此鲁迅多了一个学习上的同伴。

他们都喜欢带图画的书。然而在书屋里,老师将看图画书视为不务正业,一经发现,厉声呵斥,没收图书,甚至还要打手心。可他们还是常常偷偷地翻开书,看见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之类,来满足幼稚的爱美的天性。

鲁迅在家藏书中找到一本绣像的《西厢记》,也是课外的“闲书”,上课时是不准看的,但在家可以翻阅。他养成一项特别爱好,就是描画儿。在他的带动下,二弟乃至更小的三弟也爱上这项活动了。他们从离家不远的东昌房口老胡子文具杂货店买来便宜的荆川纸,质地薄而透明,蒙在小说的绣像上,然后用笔蘸了墨汁,像写毛笔字描红一样,把画临下来。他们描画儿的成绩还真不小,陆续地,竟把《西厢记》和《东周列国志》中的绣像全描完了,装订成册,很有成就感。鲁迅做事细致有耐心,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同学们见他画得好,纷纷去买来荆川纸请他画,画好后带回家去,有的还用金纸镶边,挂在墙壁上。有的干脆向他借了书去,自己动手描起来。

放学回家,兄弟两个有更多自由,加上好奇爱凑热闹的三弟,就可以一起商量着发展这项爱好了。鲁迅后来又找到一种马镜江的《诗中画》,诗画相配,山水人物俱有,画起来比较繁难。但鲁迅还是耐心把它全部临完,并且描得十分逼真。弟弟们呢?或者在旁边帮助磨墨伸纸,或者去找更多带画的书来看,有好的就也描下来。后来鲁迅又将王冶梅的《三十六赏心乐事》全部描了一遍,就连家藏的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末一册的残本中的《野菜谱》,因为觉得有意思,也都描下来了。《野菜谱》画的是灾荒之年穷苦人借以度日的各种野菜,每种都配有通俗歌谣。

鲁迅描画,很爱干净,不许别人损坏或弄脏,所以弟弟们在旁边帮忙也须格外小心谨慎,否则会被大哥解雇的。

对图画书的偏爱,使他们有一段时间差不多把零钱都用来买书了。一次,兄弟们见到一种令他们爱不释手的画书——日本画家小田海仙的《海仙画谱》。海仙画画用的是他自己创造的十八描法(如柳叶描、枣核描、鼠尾描、钉头描等等),特别是他的罗汉像,神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书很贵,鲁迅买不起,于是就和弟弟们商量合买。

但这事必须瞒着父亲,因为看这些图书是不认真读书的表现。他平时描的画都订成册,塞在小床的垫被底下。这次他们买来《海仙画谱》,选定了楼梯底下作为秘藏之所,趁父亲不在的时候,偷偷拿出来翻阅欣赏。

可是过了些天,也许小弟弟因为拿书不方便而心里不高兴吧,就去向父亲报告了此事。父亲正躺在床上抽烟,听完了他的叙述,就把老大叫来,让他拿书来看。鲁迅忐忑不安地将书递上,担心父亲责骂他。

出乎意料,父亲接过来翻阅了一会儿,不但没有责骂,脸上还显出很有兴致的表情,最后把书还给他——这分明是默许了!从此以后,他们描画和买画书更起劲了。

然而,三弟却因这次的行为得了个绰号。没别人的时候,大哥就引用《诗经》里的词句叫小弟弟“谗人”,就是告密者和叛徒的意思,但还没有读经书的小弟弟当然听不懂。

大哥骂了几次,见没什么反应,便知道了其中原因,不再这么攻击了。但他的愤恨仍没有消去,于是又改叫小弟弟“十足犯贱”——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今典”。

不久前,祖父送给老三一双白色的竹筷,上方下圆,筷体刻字,一支刻了“十品”,一支刻了“万钱”,合起来就是“十品万钱”,意思是一顿饭吃十种菜,花费万钱。祖父希望孙子好好念书,将来飞黄腾达,享尽人间美味。可是无论从字的形状上看,还是从声音上听,都和“十足犯贱”相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