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 四(4)

有一天,薛涛来到穆干生办公室,说:“奇怪,我们那么多人跑到浒河去,又是开会,又是找人谈话,可是起到什么作用?简直是莫名其妙。”

“一个领导一个工作方法,我们只能服从,只能适应。”

“我们这些副部长也不分工了,形同虚设!”

又过了半个月,穆干生看到了关于浒河县干部调整的文件。周国华免去县委书记职务,另行分配工作;乔志成免去县委副书记、县长职务,调市委统战部任副部长;郝莹梅任县委副书记;市委副秘书长宋希群调浒河县任县委书记;三河区常委副区长魏晓林调浒河县任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文件下达后,就传出魏晓林将作为县长人选提交人代会选举的消息,可是作为市委组织部的两位副部长穆干生和薛涛虽然都参与了浒河县问题的调查,却都不知道浒河县领导班子的大调整。穆干生和薛涛都感到十分困惑。

穆干生虽然嘴上没说,但是总觉得方之路的做法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干部调整的程序。固然像县委书记、县长这样的正处级干部是市委管理的干部,县委书记的任免还要报省委组织部批准,或者说市委书记拿出主导意见,还要市委组织部提出方案,提交市委常委讨论。但是像这次情况,市委书记交待他们去调查处理,调查结束后,再怎么走形式,也会先由组织部研究方案,然后提交市委常委讨论的,而且市委常委会在召开常委会时也会让他和薛涛两人列席会议。可是,这些程序都没有进行,文件就下发了,这让穆干生和薛涛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这天下午,方之路突然打电话让穆干生去他办公室,穆干生不知道是什么事,方之路上任组织部长半年来,这还是第一次,但穆干生并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进了方之路的办公室,方之路满 脸笑容,特地站起来握了握穆干生的手。

“干生,”方之路说,“浒河县准备召开人代会,选举县长、副县长。”

穆干生心想,浒河县虽然属届中调整干部,按照选举法自然也应召开人代会的。

“按照中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以及公推公选的有关规定,这次浒河县县长的选举准备实行差额选举。”

“差额?”穆干生吃了一惊。

在穆干生的记忆当中,八十年代初期,曾经进行过乡、县、市长的差额选举的试点,但是由于条件还不成熟,上级党委很难保证组织指定的人当选,选举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比比皆是。后来便把市、县、乡镇长的差额选举取消了,改为等额选举。副职的差额比例也大大降低了。现在浒河县突然又要实行县长差额选举,这固然是好事,是一大进步,但他不知道市委为什么突然间作出这样的决定,也不知道让谁和魏晓林进行差额。

“干生,干部人事制度要改革,选举要扩大民主成分,所以……”方之路说,“这次就不搞公推公选了,以后县处级干部都要以不同的形式实行公推公选。”

方之路这样一说,让穆干生又看到了一线希望,这段时间,社会上、群众中对方之路的误解,在干部问题上过于神秘、权力过于集中,不知道为什么,群众的意见不是对着市委、市委书记,而是对着组织部长方之路。此刻,穆干生的心里想道,是不是群众还不了解方之路,误解了他。

“原四名副县长中,郝莹梅改任县委副书记,另一个也要调市农工办。”方之路说,“这样一来要增选两名副县长,加上差额一名,也要在三个候选人当中选举两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