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左手裸捐,右手名望(1)

● 名望的力量

张之洞在浙江选拔的这批考生,得到了朝廷的肯定,而他也受到了浙江当地人民的拥戴。这次浙江之行,他是于公于私都赚了。于私,他为自己网罗了一批门生,这些门生日后都成了他的心腹和臂膀,壮大了他今后的政治势力。于公,他为朝廷选拔了一批栋梁,朝廷对他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官场身价无疑会得到提升。

果然,浙江乡试刚刚结束,朝廷就委任他为湖北学政。学政是学官,也是钦差官,外放到地方,其职位就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也就是说,无论学政本身的官级有多大,但到了地方,其级别和待遇均与督抚(省长)对应,且一任三年。

学政也是一个令无数官员羡慕嫉妒的肥差。按照规定,学政可以领取数目可观的养廉银。养廉银就是政府给的灰色收入,此外,学政还能从全省各级教育机构和考生那里捞钱。

有人做过统计,在清朝干三年学政,多的可以捞三万多两银子,少的也可以捞好几千两银子,而学政的年薪只不过百余两银子。也就是说,干三年学政,最多能挣半辈子的钱。这不是肥差是什么?

张之洞毫无思想准备,就捞到了这么大的一个肥差,又从一个官级很低的副主考,一跃成为省部级学政,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他上面有人帮,也说明他下面有人挺,他的人缘和口碑老好了。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干、肯干,表现出众。

这是张之洞第二次外放基层就职,但这一次却不像第一次到浙江主考那样短暂。

这一次,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挂职。这是上面领导对他的提携,也是对他的考验。他决心接受考验,决定在这三年任期内,大量选拔优秀人才,大胆革新科举制度和整顿科场陋习,大力做出一些突出的成绩,给上面的领导和下面的群众看看。

他想,只有这样,才能博取一个好名望,才能混好官场。

● 兴改教育

同治六年(1867年)冬月,张之洞抵达湖北武昌。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他给朝廷上了这样一道奏折:作为学政,不仅要衡量评价学生在应试文字方面的优劣,更应注重对学生日常的基础教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书本上的学识培养,更应注重砥砺其名节。为此,他决定以身作则,大力整顿学风,务真求实,让学生从德、智、才、行上全面发展。

为了选拔德智兼备的学生,张之洞不畏艰险,走遍了湖北各州县。每到一地,他都向学子强调“基础”和“砥砺”,强调“端品行,务实学”,然后从中选取德智兼备者,惩处徇私舞弊者,降黜浮华不实者。

经过一段时间摸底和整顿,湖北原来的不正学风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学风改变后,他还把亲自选拔的学生,送到湖北师资力量最好的江汉书院深造。随后,他又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比如,原来的试题有固定的格式局限,考生们答题时,只能用四书五经中的语言来行文,非常教条,非常没创意。他却认为通经在于致用,而不应束缚学生的思想,于是允许考生用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来答题作文,真正做到不拘一格,破旧立新。

张之洞推行的这种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学生们的思想,激发了他们的考试热情和创作兴趣,深受他们的欢迎和拥戴。

但这种改革也为张之洞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学生急剧增多,江汉书院爆满。同治八年(1869年)年初,为让更多的学生都有学上,他和时任湖北巡抚的李鸿章商议,由省财政下拨两万两银子,他也把自己的养廉银全部裸捐,在武昌兴建了一所经心书院。与传统书院不同的是,经心书院不教授学生应试方面的八股文科目,而只教授学生经解、名论、诗赋、杂著等方面的知识,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知识,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他还捐银购置一批经史书籍,并优选一些文采出众的学生,编写《江汉炳灵集》作为校刊发行。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是超前的,可惜当时的晚清极少有这样的学校。

经心书院建成后,张之洞又从各地优选了数十位高才生入院就读,其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也成了他的心腹和臂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