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班族,如果明天你停止了上班,就会失去原先的那份收入。所以,在职收入正变得越来越不可靠,你需要为自己准备好一个 “备胎”——一份不在职收入。这就好比我们开车时,都会准备一个换用的轮胎,当汽车轮胎爆了的时候,我们会非常庆幸车上有一个备胎,安上以后,马上又能继续往前走。我们的经济生活或说经济收入也是一样,需要有一个“备胎”,来抵御我们可能面对的在职收入风险。
因为不在职收入不需要你付出时间就能给自己赚钱,而且它会持续不断地给你赚钱,所以,不在职收入很重要,拥有它就拥有了财富。
总之,从今天开始,就要积极努力为自己谋份不在职收入,给自己的经济生活上个“保险”。
谋划你的不在职收入
拥有一份不在职收入很重要,但并不是说你想拥有一份不在职收入,你就会拥有它。不在职收入,需要谋划,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打造。有时谋划一份不在职收入可能需要几年,所以谋划不在职收入要趁早。
从当前来看,最常见的不在职收入有五种:
第一种: 退休工资;
第二种: 利息收入;
第三种: 投资理财;
第四种: 版税收入;
第五种: 所有权收入。例如,属于你的企业,你可以不工作但照样每年拿分红。房产出租也是一种所有权形式的不在职收入。
还有一种是2000年左右在中国盛行起来的,叫做顾客奖励计划(即企业直接给顾客发放奖金)。这种收入打破了传统的商品流通环节,形成一种新的在消费商品的同时还能拿到一定提成的消费模式。在过去,如果想赚到钱,必须投资做生意;现在不用,你可以从一个消费者开始起步,就有机会和制造商平分财富和利润。这种营销方式,从企业的角度讲,就是直接销售;从顾客的角度讲,就是顾客奖励计划。
那么,如何谋划一份不在职收入?
首先,不在职收入是个性化的。
谋划不在职收入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因为你看见某人有某种不在职收入,你也盲目地谋划与他相同的不在职收入。你的不在职收入,绝对是属于“你自己的”,你不能看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别人有的条件你不一定有,你有的条件别人也不一定有。所以,你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量身选择一份属于你自己的不在职收入。
其次,有些不在职收入需要视实际情况调整。
当不在职收入存在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你也要跟着变化。例如,王某前几年投资一些资金到某一氧化铝小工厂获取固定分红,但从2009年起,国家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不支持,开始打压了,小型的氧化铝冶炼厂也在淘汰范围之列。所以,聪明的王某于2009年及早抽出资金,结束这份不在职收入,避开了本金损失的风险。
最后,谋划不在职收入需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在谋划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许多困难,此时你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来,最终实现你的不在职收入。
下面来看3个案例,体会下他们是怎么成功的。案例1:
郭台明是一位企业的会计人员,社交不太行,但读书考试很有一套。于是,2004年大学毕业时,他就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决定用3年时间打造2份不在职收入。一是考取注册会计师,挂靠在会计师事务所,给会计师事务所充注册会计师的数量,每月拿一定金额的报酬;二是考取房地产评估师,挂靠在房产地公司,获得一定的报酬。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郭台明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读书考试上,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提前一年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获得了注册会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两项从业资格,并挂靠在会计师事务所和房地产公司,每月合计收取约1500元的不在职收入。
案例2:
胡立贤看好店铺的租金收入,很早就想购买一个商铺,以收取租金的方式获得一份不在职收入。他是一个大专生,毕业后在一个中型企业上班,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第三年就进入了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之列,但收入还只是4000元左右。在城市里生活,各项开支都很高,每月省吃俭用,最多节余2000元。
购买一个商铺,要交30%的首付款。胡立贤连首付款都交不起。但购买商铺,将租金作为不在职收入的目标已定,胡立贤决定努力实现。他开始为目标去奋斗,更加节俭,想尽早攒足商铺的首付款。但由于房价一路走高,他发现所积累的资金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于是,他决定与朋友一起购买一个商铺。
为了提高租金,他将6米高的店铺隔成上下两层,合理安放楼梯后分别出租,每月合计收取万元的租金,扣除月供后,他与朋友每月分别获得500元的租金收入。
胡立贤说:“虽然目前商铺的租金价差收入不多,但随着商铺的升值,店租的提高,这份不在职收入会越来越多的。”他为自己能在30岁之前拥有一份不在职收入而充满成就感。
案例3:
在2006年房地产火爆时,陈百安就想参股房地产公司搞商品房开发,想把入股分红作为自己的不在职收入。但由于自己一没有大额资金,二没有强硬的社会关系,三没有搞房产开发的朋友,没有人愿意让他参股一起开发商品房。
但陈百安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为了进入开发商交际圈,他想方设法参与开发商的一些活动,在开发商中混熟脸。为了取得开发商的信任,他还帮助开发商拉揽购房者。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受了不少委屈,吃了许多苦头,他终于与一个开发商成为朋友,那个开发商同意给予他100万元的入股。2008年,在房市低迷时,他入了股份;之后,房价大涨,分红非常丰厚,他获得了一份极为满意的不在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