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键盘,孩子也能“结婚”

怪癖实录

西宁市的郝先生在自家电脑上看到了一张结婚证,上面赫然印着自己十五岁儿子晓飞和一个陌生女孩的照片和名字。

郝先生看得目瞪口呆,质问儿子,儿子却坦然地说:“这是网络上正流行的‘网络结婚证’,真是大惊小怪。”

十五岁的晓飞还在上高一,却已经开始为自己的“网婚”3个月纪念日做准备。据他介绍,大约在半年前,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名叫“红蕃茄”的女孩,两个人在网络上相处得很融洽,感情也迅速升温。最后,两个人走进了“网婚”殿堂,领了网上结婚证,并请众多网友见证其网上婚礼。

“现在流行网络结婚,既新鲜又刺激!太好玩了!”晓飞说。

对于这种虚拟的网上结婚,该不该禁止?会不会影响现实中的婚姻?

揭秘真相

只要敲敲键盘,你就可以和网上任何一个你想结婚的人结婚。不需要其他任何证件,不需要一分钱,你只需要有你的一张照片和你想跟其结婚的人的一张照片。

于是,大大小小的网民们开始实现自己原来只有做梦才有的“梦想”。有的人在网上给自己办了无数张结婚证,结了无数次婚,让自己和皇帝一样,拥有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过足了皇帝瘾;有的和自己心仪的对象,比如明星、球星等等领起了结婚证,过足了白日做梦的瘾。

这,就是近期一直流行的网婚。“网婚”的全称为网络婚姻,是指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结婚登记、并领取虚拟结婚证所缔结的一段婚姻关系。当然,这种婚姻关系是不受法律的承认和保护的。虽然“网婚”对于网友们来说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了,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巨大的争议。

据了解,由于网络的普及,以及其“结婚”准入门槛很低、不会对任何资料做审查的原因。参与网络结婚的有很多人是中青年人士,其中自然不乏那些未成年人。因为这一网络游戏的产生,导致一些学生的好奇心剧增。他们整日热衷于“结婚同居”的游戏,由于这种游戏不但有情节,而且设计的非常有趣,所以便乐此不疲。

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中学生以成人的方式说着夫妻间的甜言蜜语,并且还参与夫妻生活时,无疑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有影响的。试想一下,当他们在网上已经轻易地结了几次婚,那么在成年后,当在遇到真正的婚姻和感情时,他们会怎么样呢?很可能会有一些歪曲的认识,认为真正的婚姻关系、爱情关系也和网婚一样,只是一场儿戏。

心理学家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判断能力有限,他们对于成年人的生活十分好奇和向往,对其行为方式也容易冲动地模仿。而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无法得到的,于是,“网婚”给了他们平台,他们开始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模仿,并以此得到满足。

想到“网婚”,我们不仅会想起以前的小孩,经常玩的“过家家”游戏。不过,那种“过家家”只能模仿,不能模拟,所以并不会产生实质上的影响。所以对于未成年人的“网婚”现象,教育专家认为,我们不可太过惊慌。但是,也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别让“网婚”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当然,“网婚”的危害并不仅仅只限于孩子。“网婚”还弱化了未婚者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因为对那些抱着游戏心态的未婚人士来说,“网婚”不过是逢场作戏。只怕最后在结婚后,也将真实的婚姻生活当作逢场作戏。而对那些在现实中已婚的成年人来说,如果长期沉迷于“网婚”中的话,势必会冷落现实中的妻子(丈夫),有些网婚者,在和网络中的“妻子”“丈夫”感情越来越深后,最终导致了家庭破裂。

由此可以说,尽管“网婚”是虚拟的,但这虚拟面纱的背后毕竟是真实的人,长期的相互欺骗,势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其做人的准则,这种行为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危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