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美国参议员和中国银元危机(2)

当时的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大量的银币囤积在上海的各家银行的金库里。当银价上升时,为了追求利润,这些银行就纷纷把储存的白银运出中国,投入到世界白银市场中牟利。一时间,上海港出现了巨额白银上船出口的景象。1934年8月,上海的白银输出量比7月猛增了3.5倍。到年底,上海存银总额已从3.93亿盎司降至2.53亿盎司。上海以外的其他金融城市和口岸,如天津、青岛,也出现了大量白银外流的情况。除了合法的出口,白银走私也大量出现,遍布华南、华中、华北、西南等沿海沿边各地。1934-1936年,经海关及走私渠道,中国一共外流白银64531万盎司,约合12.9亿元。这些外流的白银大多流向了美国。

大量的白银外流,直接造成了中国的银元危机,也就是通货紧缩。市面上的银元急剧减少。由于与中国进行贸易的主要国家都采用金本位制,白银价格的上涨使得中国的币值大幅上升,降低了出口,增加了进口。很快,中国就由原来的贸易顺差变为逆差。而这种逆差进一步加大了白银外流。

通货紧缩还造成了国内物价的惨跌。1934年7-10月,物价下降了21.7%,大批工商业者破产。农村地区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农产品价格一落千丈。加之气候不利,1934年,中国农村地区出现了经济大衰败。

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大量减少,最终引起了金融体系的危机。先是利率上升,接着出现了储户在银行挤兑现金。第一吸储大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储蓄额减少了3000万元,下降了18%。上海、天津、宁波等地都出现了大量钱庄倒闭和银行危机。政府不得不以高价从香港购入白银,以支持市面基本流通的需要,挽救金融系统的危机。

银价的大幅上升,使中国的经济面临着整体崩溃的危险。

当时的许多人都意识到了,正是美国政府大量收购白银造成了中国的银元危机。驻美公使施肇基向美国递交照会,指出美国的白银政策为中国政府所不能容忍。中国政府还采取了打击白银走私、开征白银出口税等措施以抑制国内银价,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继续原有的白银政策,中国国内的银价没有得到控制。

最终,中国政府于1935年实施了法币改革,废除银本位,实行白银国有,并将这些白银出售给美国,换来的外汇,作为发行法币的基础。法币改革是中国货币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此次改革使得中国成功摆脱了由于银价上涨而造成了的银元危机,在制度上摆脱了被金本位列国包围的银本位国家的不利境地。法币改革以后,“国币价值已脱离伦敦银市之羁绊”。

依靠法币改革,中国成功终结了银元危机。这揭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里,一个国家如果固守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重要经济制度,那很可能要陷于不利的境地。白银对于中国是货币,对于其他国家却是普通商品。白银价格的意义自然对于中国和对于其他国家大为不同。结果就是,一旦其他国家有了变更白银价格的需要,中国就要被迫受到牵连。现实果然如此,美国总统为了讨好几个参议员,决心“为白银做点事”,可万里以外的中国就因此掀起了惊涛骇浪。

摆脱这种被动局面的办法只能是,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秩序之中,采用世界通用的办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

虽然,法币改革在摆脱银元危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这次改革毕竟是在银元危机的背景下被迫进行的,各种制度和经济条件并没有完全成熟,这为今后的货币体系埋下了重要的隐患,这就是,货币不再有贵金属作为价值保障,通货膨胀成为重大的潜在危险。

中国的不幸在于祸不单行。法币改革以后不久,1937年,爆发了全面的抗日战争。战争使政府的开支急剧增加。为了应付这种支出,政府只好大量印制发行钞票。这时,由于没有了贵金属作为保障,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能力大大增加了。1937年-1945年,货币的发行增长了几乎300倍。而同期的价格几乎上涨了1600倍。由于战争及外来援助的作用,通货膨胀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害。但在抗日战争结束以后,政府面对内战,再一次以通货膨胀来解决财政危机。这一次的通胀幅度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为此蒙受了可怕的创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