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像这样辛苦竞底聚敛起来的财富,实在弥足珍贵,中国的富人们当然舍不得捐出来做慈善事业。
而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由于中国还处在竞底阶段,中国的富人们很清楚被竞底者处于底线状态时的艰难生活条件,因此他们很担心自己的后代被人竞底,本能地想多留一些财产,使他们远离底线。
因此,和美国相比,中国更缺少受公众欢迎和尊重的富人,这并非仅仅因为民众的"仇富情结"和"红眼病",而更多取决于中国富人们的所作所为。
而最终的根子,还应上溯到竞底这个最终的源头上。
案例:不许竞底--管理大师戴明的理念,和中国竞底者的异同
人们曾经尊崇美国人戴明为"质量管理之父"、"日本经济的救世主"、"美国复兴的导师"、"工业革命先驱",目前盛行的国际质量管理标准ISO900X系统,和美日盛行的质量管理标准TQM、TQC、六西格玛,等等,都可以在"戴明十四条"中找到类似的思想。
戴明是一位美国大学的统计学教授,兼管理咨询专家。二战以后,他一直通过媒体向美国人呼吁:高成本产品肯定要在全球化激烈竞争中,遭受灭顶之灾,唯有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才能使企业有持续改善能力和持续竞争力。
但二战的胜利使美国人的自我感觉太良好了,他们对戴明的啰唆根本听不进去。而战败的日本,企业复兴十分困难,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成了低质低价的代表。有些日本公司想方设法在一个名为"Usa"的日本小村庄设厂,这样他们的产品就能打上made in USA(美国制造),借以蒙骗外国人。
当时的日本人对低劣的质量,具有极强的忍受力,也就是说他们的底线非常低,"日本制造"就是垃圾的代名词,但日本人必须出口产品,因为他们自己生产的粮食根本不够糊口。
为了重振日本经济,占领军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邀请了包括戴明在内的大批专家到日本访问。在这期间,日本科学家及工程师联合会慧眼独具,他们发现了戴明。
1950年6月,戴明再次受邀来到日本,当时,他认为日本的产品都是"净负值",但为日本人的坚忍精神所感动(日本人是比中国人更肯对自己竞底的民族)。在日本科工联合会的主持下,控制着日本80%资本的最有实力的21位企业家,来恭恭敬敬地向戴明请教:
日本企业应当如何向美国企业学习管理?
戴明的话却让他们瞠目结舌:"你们不要复制美国模式,你们只要运用统计分析,建立管理机制,五年之后你们的产品质量将超过美国。"
没有人相信戴明的话,但戴明的理念和方法,却相当符合日本人注重细节、认真求实的秉性,因此他们开始全心全意接受戴明的培训。
最终,戴明的话却还是被证明错了:日本人的产品质量,只用了四年就超过美国,而不是五年!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工业将美国整个打翻在地,日本人狂呼要"收购美国",美国产品在海外没有市场,而国内市场则受到日本产品的猛烈竞底,美国经济濒于崩溃。1980年6月24日,美国播出电视纪录片《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这部片子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给了美国人一个巨大的震撼:
创造日本经济奇迹的智囊,居然是美国人戴明!
一夜之间,美国通用、福特、摩托罗拉、宝洁等巨型企业,甚至美国宇航局都来紧急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