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八、与竞底相关的理论阐述(1)

八、与竞底相关的理论阐述

竞底既然在中国如此普遍,源远流长,必然有其"合理"的方面。经过研究发现,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有多种理论和概念,可用于解释中国人竞底的合理性:

A.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这条著名规律的意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投入某种生产要素,如果增加到一定之后,所提供的产品增量就会下降。

如对华为而言,政府对它的土地供给量超过一定程度后,对其增加通信产品的产出,并无显著的帮助。

在中国,因为廉价劳动力的海量存在,企业倾向于不搞技术创新,较少升级设备,而喜欢连续增加员工的使用,当人员使用超过一定规模后,将使企业因增加员工而增加的产出出现递减,从而反过来约束了员工的报酬增加。

因此,就形成了竞底,所以志强厂的打工妹们的实际收入,18年来没有实际增长!

因为穷,所以要多生孩子去赚钱。因为人口多,所以工资很自然被压到底线,打工不赚钱。因为不赚钱,所以穷。因为穷,所以要多生孩子……这是一个竞底带来的无法中止的怪圈,封建社会是靠改朝换代时的人口大规模灭失,来打破这个怪圈的。

由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产业自由流动,中国人的这种低报酬,使大量低级产业在美日韩等国无法招聘到廉价的工人,竞相转移到中国。

有一首打油诗很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竞底现实:

美国人发明东西;

日本人把东西做好;

韩国人把东西做烂;

中国人把东西做到没钱赚。

中国2008年流行一句俗话"至贱者无敌",区区五个字,高度概括了竞底的本质。竞底,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我已经把它搞得没钱挣了,看你还怎么跟我争!"

但是,为了获得竞争力,要生活在"至贱"的状态,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呢?要在别人没有钱赚的底线以下生存,这种生存方式的艰辛,可想而知。

所以任正非会无奈地长叹"现在卖高科技产品,简直像卖萝卜白菜一样不赚钱",他没有反思,华为的竞底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2008年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个中国最发达的产业带,会发生大量的倒闭潮;

所以2008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要竟相去当兵,或者忍受月薪五六百元的工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