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七、竞底之下,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创新(1)

七、竞底之下,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创新

如果问中国企业家们对手下员工的印象,他们一定会普遍认为:中国员工的敬业精神不强,职业操守不够,因而执行能力不足,献身精神太差。在此,竞底者对被竞底者的定位,实在不高。

无独有偶,中国当今的总理,对中国企业家们的印象,也希望"企业家身上应流着道德的血",并多达五次向社会高调推荐: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名著《道德情操论》。显然,他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观感,也非常不好。

实际上,从古到今,上层对下层的评价,从未达到过欣赏的高度的。

为什么会这样?员工为何"敬业精神不强"?企业家为何缺少"道德"?

还是从中国人的孩提时代说起。

从懂事开始,中国的孩子们花费最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巨大的作业压力和迅猛的"死知识"灌输速度,使他们根本无暇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也不可能在其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也许有人会说,班级排在前10名之内的同学,还是有快乐的。这话虽然不错,但那些孩子得到的快乐,不是因为学习本身,而是来自于老师的嘉奖、父母的表扬和其他同学的艳羡。

如果没有了这些,孩子们爱学习,那才是真正的爱。中国的孩子,有吗?

因此,在中国,就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现象:

小学生学习很努力,中学生学习最拼命,大学生学习相当轻松,而在工作之后,中国人除了在职业方面接受不得不进行的考证学习和培训外,根本不再考虑学习之事,他们抓紧时间打麻将、看电视、玩游戏、打牌、搞婚外恋,疯狂地将青少年时期被竞底掉的娱乐,加倍补偿回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人小时候,被竞底式学习害得太苦了。学习,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可怕的梦魇,意味着考试、压力、紧张、付出、排名,甚至挨打挨骂、跪搓衣板。现在终于没有升学的压力,谁还愿意把那沉重的枷锁,套在脖子上?

正是竞底式的学习,造就了一个不爱学习的民族。

正是在这样不爱学习的国度,两千多年前孔丘总结出来的儒家思想,才能在二千多年后依然横行无碍。

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但可叹的是:中国人在小学、中学、大学所学的,不过是些专供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且中国应试教育所传授的大多是死知识,极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而最重要的还是靠大学毕业后,在工作中不懈的专业学习和钻研,因为"学习是成功适应变化的唯一途径"。

例如工科大学生经过努力学习,可以将流体力学考100分,但真的要将流体力学活用到潜艇外形的设计中,必须靠工作中的学习。

但中国人工作后却不爱学习,自然难以成功适应变化。因此,在和善于学习、真正热爱学习的西方人较量时,只能依靠竞底式的苦干,同时忍受底线式的待遇。

要想获得非凡的感知与洞察力,必须具备开放性。开放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但这一点对于竞底人群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中国人在内心深处,不爱学习。

为什么中国员工难以享受工作呢?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难以享受他们的事业?

在此我们只分析员工的情况,企业家的情况照员工情况类推即可。

和学生学习的情况类似,由于竞底式的工作压力巨大,单调乏味,中国的员工们也不能享受工作过程。他们之所以要工作,不论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绝大程度上是受物质收益的驱动。

为此,他们不得不甘愿承受体力、精神的巨大负荷,和时间的大量透支。

1.工作量方面的因素:所谓的"享受",只有在保留一定备用资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如果员工常常被迫付出100%的身心资源,那么他只有心力交瘁,而不会身心愉快。竞底企业往往倾向于要求员工多付出,或让员工彼此竞底。这样他们不仅要付出100%,甚至付出130%,最好多多益善。如此一来,员工如鞭打快牛,何以能享受工作呢?

其实,中国企业家很清楚其中国员工的底线式生存状态,因而他们大多努力为自己的后代多聚敛财富,以便使子孙远离被竞底的困境,不去做别人的员工。能安排好子女,也是中国企业家们互相攀比的一个内容。谁"出了事",没有事先安排好子女,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因此,可以理解,华人富豪的财富再多,也绝不可能出现像比尔·盖茨那样的"裸捐",即把自己所有的财富捐出来,因为那样他们的子女将沦落到被人竞底的窘境,他们会被戳脊梁骨。

2.工作性质方面的因素:竞底企业的工作由于没有创造性,通常枯燥乏味,很快就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这当然不能谈什么享受。既然不能享受,那就只能鼓励大家忍受。

案例:IBM和华为对工作的比较

中国的企业界津津乐道于任正非对研发人员的号召"板凳要坐十年冷"。但十年板凳坐了之后,有什么激动人心的结果吗?这种结果有什么机制上的保障吗?对这一点,任正非之类的竞底者是不会,也不可能给予承诺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