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文人不合时宜(4)

可见陆机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但对战斗结果不太自信。他怕司马颖用己而疑己,更担心司马颖设置的出征将领队伍。陆机是主帅,但有冠军将军牵秀?北中郎将王粹分兵协助。王粹、牵秀等主要将领出身北方贵族,不仅不听从陆机指挥,作战时还从中作梗。他们联合孟玖、卢志等人,严重限制了陆机施展拳脚。司马颖用了陆机,同时又用了一系列的宵小之辈,怎能不让陆机担心呢?同乡孙惠劝陆机让位给王粹,陆机又犹豫不决,最终不愿放弃荣华富贵的希望,领兵奔洛阳去了。

果然战斗一开始,孟超就不听指挥,贪功冒进,全军覆没。成都王大军在洛阳郊外被打得溃败而逃,几乎全军覆没。兵败回来后,全军上下非但不总结经验教训,反而开始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南方来的、与北方政治空气格格不?、看起来上蹿下跳的陆机等人就是最好的替罪羊。卢志趁机向司马颖进谗言,说陆机有异心,故易战败。司马颖不分青红皂白,将陆机、陆云等南方士人逮捕下狱。

江统、蔡克、枣嵩等上书司马颖,为陆机鸣不平。“如果要为战败负责,诛杀陆机一人就足够了。有关陆家等人叛逆的事情,应该列出证据,不可草率。等证据确凿了,再诛杀陆云等人不迟。”司马颖迟疑不决,拖了三天。蔡克直接指出这是宦官孟玖等人迫害陆云的丑行,远近无人不知。求情的人多了,都言辞恳切。司马颖流露出了宽恕陆云等人的表情。一旁的孟玖赶紧把司马颖扶进后房,催促?火速诛杀陆云、陆耽,诛灭陆家三族。陆机知道难逃一死,反而流露出潇洒大度来,洋洋洒洒写下长信,给成都王司马颖,然后从容受刑,面不改色。

为了搜集“证据”,孟玖对孙拯严刑拷打,直到血肉模糊、骨头外露,孙拯都坚称陆机冤枉。最后孟玖等人不得不杜撰了一份假口供。司马颖本来对诛杀陆家的事情感到后悔,现在见到孙拯认罪状,竟然大喜,夸奖孟玖说:“要不是你忠心,怎么能追查出这等叛逆阴谋来。”司马颖此举完全是为自己脱罪。他糊涂成这样,陆机等一代名士屈身相随,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陆机临刑曾对弟弟陆云感叹:“?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是啊,华亭海边远眺海天一色的壮阔美景,仰头看蓝天中只只飞过的白鹤,听那声声鹤唳,这样的日子曾经享受过,也多次有机会回去重温,可惜一一错过了,现在已成绝响。功成名就的热望、复兴吴县陆家的责任感,让天性高傲、才华横溢的陆机、陆云兄弟为之奋斗终生。他们赶上了一个坏时代,锋芒毕露又不懂委曲求全,不懂韬光养晦,更不会识人。后人评价陆机“不知机”,急功近利,贪图名利,最终赔上了性命,赔上了整个吴县陆家。

李白《行路难》第三首感叹道:“华亭鹤唳岂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华亭鹤唳”从此成为形容陆机这样不合时宜的权力败客的专用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