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用人与为人所用(7)

为人所用与使用他人的时候

中上川彦次郎先生是与福泽谕吉先生一起创办《时事新报》、明治时期实业界的巨人,他的才能在很早的时候即被众人承认,并得到井上侯的关照。在井上侯成为外相后,年仅二十三四岁的中上川先生就被提拔为大书记官,三十岁时成为山阳铁路公司的社长,三十八岁已成为三井家的总管,仕途辉煌。但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只活到四十八岁。中上川彦次郎先生的追悼会于十月三十日在芝山的红叶馆举行。众多各界的名流到场哀悼,在听了几位的悼念词后,我不由地感到中上川先生的伟大,即使在今日也时常有这样的感觉。

特别是从镰田荣吉以及武藤山治的悼念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上川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这让我们时刻铭记在心。我相信,倘若是他这样的人,一定能在现在这样的国家非常时期里落实国家的政策、赢得国民的信赖。现在,我想借镰田、武藤两位先生的谈话,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中上川先生。

镰田先生的谈话是追忆有关中上川先生受井上侯关照时期的事情。

井上侯担任外相时,被提拔为大书记官的中上川先生,有一次陪同井上侯从关西回东京。火车刚一到品川站,中上川先生就立马下车,赶往侯官邸,通知井上侯一家人,说井上候已经到达新桥站。然后夫人拉着大公子,中上川先生抱着小少爷驱驶着马车返回新桥站。这就是以大公子为首的一家人来迎接到达了新桥站的井上候的事情。在品川下车,先行回到官邸再陪同夫人、公子前往新桥站。这么一听就可能让人觉得是不是以前的马车跑得比汽车还要快啊。从前,像大臣这样的达官贵人每到一站,都会被请入贵宾室,以茶点心款待之,并和站长等迎接的人悠闲地谈话,这个一般都要花上将近一个小时。中上川先生正是十分了解这个,才得以利用此段时间先返回官邸再赶到火车站去迎接井上侯的。

听到这个事例,你也许可能觉得中上川先生这个人只不过是仰人鼻息、阿谀奉承的人。其实不然,倘若中上川先生看到上司有无益于个人的言语、行动的话,他就会不惮冒犯上司。

说完这个故事,镰田先生还特别补充了一句。

镰田先生的谈话是从中上川先生作为部下的角度来描述中上川先生的。与此相反,武藤先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了作为上司的中上川先生的样子。

中上川先生的晚年时,已经掌握了三井家的主管大权。据说讲述人武藤先生自己那个时候,即刚刚进入三井银行时的月工资是二十万日元。那时中上川先生外出旅行的时候,吩咐武藤先生随行,这对武藤先生来讲是非常大的荣幸。

当时,武藤先生主要的任务还只是在旅行过程中帮中上川先生拿行李。有一次,他跟随中上川先生去关西,但在名古屋就中途下车了,然后就返回东京了。武藤先生返回东京后不久,就收到了在名古屋的朋友加藤寄来的告诫信。

加藤这样告诫武藤先生:“你要记住你的任务是帮中上川先生拿行李的,但是前几天在名古屋站见到你们的时候,中上川先生却自己提着沉重的行李,而作为随同的你两手空空。那样太没礼貌了。而且中上川先生这个人对一切事情都比较敏感,如果你想继续在他手下做事的话,必须要机灵一点。再这样下去的话可能会被他厌恶的,所以我要特别提醒你一下。”

但是,对于与生俱来的一些东西,不管你是多么诚心诚意去做,总会有一些小事考虑不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武藤先生就是这样的一种人,朋友的忠告看是看到了,但之后仍然没留意到这些小的细节。虽然如此,中上川先生并没有任何改变,仍然对武藤先生疼爱有加,总是吩咐让他同行。

开始的时候,武藤先生本人就会想:虽然自己有点不注意小节,但是应该在某些不知道的方面表现得比较好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武藤先生了解了中上川先生这样的伟人的性格后,也就知道了真正的原因了。

如镰田先生所讲的那样,中上川先生在作为井上侯部下的时候,可谓是无微不至,不仅如此,他对井上侯以外的人也是尽心尽力。但是,在他成为上司、开始能使唤别人的时候,却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诚心诚意为我做事的话,即使不那么细心、不那么无微不至也无所谓。武藤先生感慨地说,中上川先生并不是一个对部下斤斤计较的人,他作为部下时尽心尽力为上司服务,作为上司时又能够信赖部下。

这两个事例可能听起来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正是因为这两个事例才让我觉得像中上川彦次郎先生这样的伟人才正是我心目中完美的人,才正是我要赞美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