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参观(1)

后来嘉越回忆起那天去参观徐凯文公司的情形,总是会想起一部看过两次的美国电影——《查理和巧克力王国》。喜爱吃巧克力糖的查理?巴克特住在一间小木?里,他家附近有一家很大的巧克力工厂,属于一个叫卡旺的先生。查理对卡旺先生的工厂充满了好奇。终于,卡旺先生宣布要挑选五个孩子参观他的工厂以及所有神奇的设备,条件是找到那五张写着邀请函的金色糖纸。查理凭借在路上意外捡到的五十便士成为了最后一张奖券的得主。于是在二月的最后一天,查理带着爷爷,和其他的四个幸运儿,以及他们的家长走进了卡旺先生的巧克力工厂。

嘉越不是小查理,但嘉越走进那个公司的感受,和查理走进神奇的巧克力工厂的感受是一样的:惊讶,新奇。

说起来,嘉越以前曾经在六千人的大型台资企业?过,做猎头以来,也参观过不少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工厂,不过那都是以乙方的身份,在客户那边人事部职员的陪同下,浮光掠影了解一下。也曾经去过东莞高埗,见过那里像城镇一样的巨大的OEM工厂,有属于工厂自己的街道、岗亭、百货公司、小吃街、宿舍,生活气息和工作气息同样浓厚,关起门来,自产自足。但没有哪一次,像这次的参观给她留下的感受这么奇特。

那天,她坐在徐凯文的黑色帕萨特里,当车子远远地驶近工厂的大门时,电门就自动开了,帕萨特的车头刚进入到门禁范围内,两旁的守卫就“刷”的一下,同时给他们行军礼。嘉越一下手足无措,望向旁边的徐凯文,却见他带着习以为常的笑容,轻轻地向守卫挥了挥手。嘉越对这个挥手的姿势印象非常深刻。这个手势像什么?天安门前的阅兵仪式?领导体恤下属?这套军队式的礼仪是谁弄出来的?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不是有某种部队情结?她猜测着。

路过一座又一座美丽的花坛,在一个巨大的湖边,车子停下了。嘉越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个湖。要知道这是寸土寸金的深圳,即便是工业园区,也不可能建出这么大的一个湖,这么大块面积,不是修厂房也是建员工宿舍。

走进湖边的大厦,宽敞的一楼大厅,半层用于展示这家公司著名的产品,另外半层空空如也,大理石的地面,巨大的石柱,空间在这里就这么奢侈地浪费着。上到二楼,依然空着。三楼是文职人员的办公区域,人事部、财务部、采购部等部门都集中在这层楼。徐凯文之前的那种轻松而随意的状态不见了,现在的他不怒自威,随着他的进入,沿途的文职人员都纷纷站起来向他致意,说“徐总好”。嘉越跟在他旁边,身上自然也落下了不少尊重的、疑惑的目光。人们在推测她的身份,这个让公司二把手陪同进入的女人,是何来历?嘉越想起此行的目的,不仅汗颜。今天她不是来帮人家招聘的,也不是带了什么订单来的,而是来挖墙角的,现在还是貌似尊贵的客人,这么堂而皇之地在此穿行,实在是惭愧。

进了徐凯文的办公室,嘉越终于松了口气。细细地打量凯文的房间,十多平方,装修很简单,一张大班台,大班椅,一排书柜,一张只有六七成新的皮沙发,一张不怎么起眼的茶几。这个办公室毫不铺张,甚至有点寒碜,和她以前见过的那些同等规模公司的老总房相比可差远了。嘉越对于徐凯文的年薪为何只有十几万有了初步的了解。不知道老板的房间又是什么样?嘉越想,她曾经看过这个老板的电视采访,夸夸其谈,自信到有点自恋。他的办公室,是和宫殿一样,还是同样的简陋?

徐凯文刚坐下,穿着工装的秘书就抱着一沓文件进来给他签字。他抱歉地对嘉越说:“李小姐,不好意思,请稍等一下,我签完这些文件后,带你去参观车间。”

在他的地盘,嘉越对他威严下的这种客气多少有点不适应。也很客套地回应:“您先忙,没关系。”

徐凯文的办公室,一面全是透明的玻璃窗,方便他监督外面几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嘉越坐在沙发上,不动声色地向外看着。这是她的习惯,作为一名猎头,每到一家公司,都会观察这家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普通员工尤其是前台的待人处事方式,办公室的装修,墙上贴着的文字,甚至员工之间沟通的语气,都在她的观察之列。要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了解一个企业的过去和未来,看企业文化就知道个中玄机。好的企业必然可以看到勤奋的员工、亲和的工作方式、快速的节奏。而那些员工貌似忙碌实则无聊,或者是前台接待来宾散漫无礼的企业,不是将要走就是正在走下坡路。这种企业,即使有订单送给嘉越去做,嘉越还得考虑一下,把人才送进这种企业,无疑羊入虎口。同时,这种企业里出来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好不到哪里去,把企业管成这样,还有什么先进的经验供别人借鉴?

她看了一圈,转头回来,徐凯文还埋头在签着公文。她看着他低着的头,挺直的鼻梁,睫毛盖下来在脸上形成的阴影,心里一阵怜惜。三十多岁的男人,拿着十多万的年薪,在深圳这种遍地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地方,实在不算是混得好。想起守卫的那个军礼,想起这么多员工每天殷勤的问候,想起这家企业在国内甚至全球响当当的名气,想起那个巨大的湖和空旷的二楼,这个年薪都像是个巨大的讽刺。所谓鸡肋不过如此。

那种怜惜还让她有一点点心疼。

心疼眼前这个如此英俊的男人,心疼他过去十年的奋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