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报社里的人才(9)

集团分配给《队报》几个实习生,让他们在报社的一线岗位上学习。过了实习期,倘若考核过关,就可以正式上岗了。

可这些实习生刚工作了几天,潘如君就气得七窍生烟。在他看来,这帮年轻后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不仅业务能力差强人意,就是为人处事也显得生瓜蛋十足。

其中有一个叫蒋承继的小胖墩,长得虎头虎脑的,看着很可爱。秦一山自告奋勇,要充当蒋承继的实习老师,可没过两天,秦一山就冲着潘如君抱怨起来:"这帮80后的孩子真不得了啊,牛得不得了,我现在都搞不清楚我是他的老师还是他是我的老师,让他改写个500字的消息稿,改了一下午交给我,我一看,稿子简直给改成诗歌了,文字是挺花哨,但就是狗屁不通,原先的新闻元素也都给改没了。"

潘如君则劝告秦一山要保持耐心:"耐心一点嘛,凡事不能太着急。上一代从来都认为下一代是跨掉的一代,我们的父母原来也是这么想,可我们不是还好好的?现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科技带头人也是当年跨掉的一代。给他们点时间,会好起来的!"

秦一山坚决地说:"我是没这个耐心了,谁爱带就谁带吧,我是没这个本事了。"

如此往返了几个来回,蒋承继被几个编辑轮番带了个遍。比较起来,潘如君认为,还就是属秦一山的评价更客观,反应最平静。

由于《体育金报》和《竞赛》都在酝酿扩版,潘如君不甘人后,也萌发此念。可现在最困扰他的就是人手不够。去挖竞争对手的墙脚吧,没有足够高的薪水吸引,人家不可能来;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吧,也很难找到合适人选。人到用时方恨少,这事还真让潘如君发愁。

连续留意了一段《都市报》的体育版,潘如君发现那里有一个叫史俊的国际足球编辑,版面感觉十分到位,是个难得的人才。当初岑鹏从《队报》独立出去的时候,史俊还没出现。潘如君估计史俊是后来应聘来的。想了片刻,他拨通了岑鹏的电话。

"喂,你好。"岑鹏的语气始终是不紧不慢的,还很有礼貌。

"呵呵,我啊,潘如君,在哪呢?吃饭了吗?"潘如君寒暄道。

"没有呢,在家呢,晚上有饭局,"岑鹏说,"不过我估计你不是请我吃饭的吧?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潘如君听到这话,索性不再啰唆,直入主题:"《队报》准备扩版,我现在缺人手,你们那个史俊怎么样啊,我看他编的版还不错。"

"老大,你挖墙脚啊?"岑鹏这才明白过来,"你把我们这里当成《队报》的人才储备库了?不过,你的眼光还真不错,史俊这小孩是挺有灵气的,人也不错,是个阳光男孩,也挺懂事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