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创刊(4)

直到进了体育部,大家才因为他的才气而容忍了他性格上的缺陷。

萧正峰对这评语并不认同。他辩解说,这是他的本色性格,是一种敢说敢做、直言不讳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正是这个虚伪做作到处有的社会所缺乏的。众人不能包容和接纳他,是环境出了问题,不能怪罪到他的头上。

潘如君让萧正峰去找老何,这正踩在他的软肋上。

找老何?要官当?怎么说?况且,老何每次在报社和萧正峰邂逅时,那张弥勒佛般的笑脸就会立刻收敛起来:"你那几次出差的借款都报销了吗?财务处可都找我投诉好几次了,快有五六万块钱了吧?别拖了,赶快报了!要不我就扣你薪水!"

每到这时,萧正峰只能赔着笑脸,像太监碰上了吾皇万岁一样,唯唯诺诺,连连称是,但他实在对报销的琐事不感兴趣。况且,那些票据鬼知道都扔到哪里了,早就天女散花,魂不知所系了!

《队报》如期面市,果然与众不同。尤其是潘如君的那篇创刊词,文风犀利,热情澎湃,千字文章蕴藏豪情万丈,更有一种"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概。尤其是那句"中国队报一小步,中国体育传媒一大步",一出手就赢得满堂喝彩。

之所以强调"中国队报",显然是为了和法国著名的《队报》区别开来。潘如君最擅长写这种气势恢弘、牛皮哄哄的文章,再破的茅房在他笔下都能被形容成金銮殿。

创刊当天,一直忙活到凌晨,潘如君等就像十月怀胎终于分娩的母亲,总算等到了胎儿呱呱落地的这一刻,心情有些忐忑,有些兴奋,更有些期盼。

结束了工作,潘如君等仍不肯离去。印刷厂就在报社隔壁,他们虔诚地站在轰隆作响的印刷机旁,如同守候在产房门前。

天蒙蒙亮的时候,总算拿到了墨香四溢的创刊号。

众人围拢在一起,一边翻阅一边评判着。仓促上马,虽然版面上出现了不少错别字,但总体来说,《队报》第一期就实现了"与他们划清界限"的豪言,那些富有冲击力的版式和出口就是流行语的标题,再加上桃谷六仙所擅长的策划和评论,总体来说,这份报纸对得起他们那句"一出生就已枝繁叶茂"的广告语。

潘如君等认为,与其他的体育专业报相比,《队报》的新闻气质无疑是新鲜热辣的,加上桃谷六仙赋予它的革命性和文学化,《队报》更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快感。

走出报社大院,此时月光如昼,一片皎洁。虽然困意渐浓,大家还是吃了一顿庆功宴。举杯痛饮之时,潘如君已有几分醉意:"怎么样?我的创刊词写得不错吧。即使多少年以后再把它翻出来看看,你们会发现,竟然还没有人能够超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