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创刊(2)

怀之林和老何的意见都被递交到了集团高层的常务会议上,最终怀之林的意见占了上风,但老何的意见也不是没被考虑。高层拿出的具体方案是,让怀之林暂时兼任《队报》的主编,而潘如君则主持工作,担任执行副主编。

这显然是让怀之林给潘如君把把关,你强力推荐的人选自然得你扶上马送一程,过一段时间,如果潘如君经受住了考验,再把他扶正,再完全放任自流。

会场内依然很安静,并没按照惯例响起掌声,几个当事人也神态各异:怀之林目不转睛地向老何行注目礼;潘如君也早知道了这结果,听到自己名字时,狠狠吸了口烟,喷云吐雾起来;赵子友庄重肃穆,端坐如钟;李阳似乎有些疲惫,趴在了桌子上。

老何摘下眼镜,巡视了周围的这些年轻人一圈,嗓音也提高了八度:"我相信我们这个团队的实力,我也相信《队报》可以成为国内体育报纸的龙头老大,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打败同城对手《体育金报》,然后再杀到京都,和《竞赛》决一雌雄。"

虽然是创刊大会,但会议室却简朴得不能再简朴,既没有挂条幅也没有摆花篮。

"本来这个会是要在花园饭店开的,当初还打算邀请一些体育界的名流来捧场,"老何抑扬顿挫起来,"不过考虑到目前体育媒体的竞争环境和集团的具体情况,我们还是决定低调一些。明年吧,等《队报》赚了钱,在一周年的时候好好开个PARTY。"

老何字正腔圆,言语中展现出不容置疑的霸气,这让潘如君很是享受。上次世界杯时,半死不活的《都市报》就是靠着以桃谷六仙为核心组成的体育部,搞了一份世界杯特刊,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都市报》从此风靡珠江三角洲,发行量从5万份一跃达到20万份,不但摆脱了苟延残喘的处境,还在洋城的报业竞争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那以后,桃谷六仙在江湖上声名鹊起,潘如君等也把尾巴翘上了天。他们嬉皮、有趣、泼辣、不羁的评论,在体育新闻圈里掀起了强劲旋风。

除了相信自身实力外,桃谷六仙也没把这行业里的其他对手放在眼里。就算最牛的《竞赛》,即使发行量超过了100万份,潘如君仍对它嗤之以鼻。尤其是《竞赛》黑板报般的简陋版式,总是遭到他们的挖苦和嘲笑,还被总结成八个字:土得掉渣,缺乏美感。百万大报尚且如此,其余对手就更不值一提了。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是桃谷六仙给《竞赛》的评价。老屈居在《都市报》里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办一张专业报纸,给自己找一个更大的平台,逐渐成了这帮人的梦想和共识。

现在正赶上报刊整合,报业集团从其他地方并购了几个刊号,这机会总算款款而来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