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消息(2)

门口那些卖盒饭的小贩本身就是专业的股评家,虽然他们从来不去看大屏幕,可手中过期的报纸不仅是包裹盒饭用的,也是他们的新闻窗口。他们在间歇中从开始的填补无聊到后来的逐渐上手,让他们从口中吐出的就不仅是“盒饭,10块”,还有着“今天利好,大盘已经调整好了,要不要加个卤蛋”。这样的卖盒饭小贩,你还敢小看他吗?

卖盒饭的小贩都看出了周青山的开心,周青山一般是不在门口吃盒饭的,可秦伊茜说要孝敬他,加上她嗲得酥人的吴音(顾侃就是这样形容的),周青山吃着盒饭眉眼间也有了神采,眉飞色舞一般都是形容年轻人,此时用在周青山的身上却一点都不过分,他不停地夸盒饭好吃。顾侃说:“我看还是花钱的人好。”

很多事就怕这种点破,事物如果朦胧着,那种念头就是酿酒的窖,蒙着盖着都是为了那股香,可真的敞开了,就只能喝了。顾侃的调侃就是针,刺破了气球就听见响,秦伊茜上前就去揪他的耳朵,多疼顾侃都不喊。秦伊茜就用力,自己都累了,还是不见顾侃叫,就开始心疼了,揉着他的耳朵就吹起来,顾侃说:“多疼都不疼,就为姐姐这口气。”

顾侃用疼掩饰了刚才的尴尬,接着他用虔诚来讨好周青山,他是个标准的北京人,说话都是京腔京韵,胡同里的圆滑从小就浸染了他的脑子,他不爱那种朝九晚五的规矩,大学毕业就拿着老爸的拆迁款开始做股民。他表现的虔诚还是很动人的,虽然他不是那种老人眼里的踏实人,可他心眼不坏,对不小心溜出嘴的话也会后悔。他把媚眼给了秦伊茜,还必须讨好另一个当事人:“周老爷子,你是不是真有消息?”

还是那句周青山没有回答的话,却引来了圈子外的人。就在顾侃和秦伊茜嬉闹的时候,身边不知不觉就围了一圈人。不知名的人对“消息”的兴趣绝对比男女关系兴趣大,耳朵都伸长了,就等着眼前这个老爷子的答案。

股市的圈子本来就是松散的,都是窜来窜去,合则聚,不合则散。看着人多了,周青山嗓门也大了,他没有回答“消息”,只是对大盘开始了说道。有了顾侃那句问话,听众绝对不感觉枯燥与重复,再次听着周青山的说道时还真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对比一下,耳朵听着,心里不落空,对比着,想着,然后就开始提问。无外乎就是问大盘、问政策,还有几个是问个股的。大盘政策对周青山来说不在话下,都是备好功课的,可轮到个股就成了顾侃的天下。顾侃是在周青山打磕巴时接过话头的,他看到了周青山的感激,所以他的演讲就等于得到了周青山的肯定,在这种基础上,顾侃的发挥就有了市场,很快就积聚了人气,就在这一天,这个圈子成了大厅里最活跃的圈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