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中央新政出台之前,18城市相继出台政策,而且一个比一个条款多,一个比一个走得远。各地方政府是否再次越位,出台更为宽松的刺激楼市政策,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也许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地方政府的“救市”动作能走多远、走多久?
2008年10月,继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表明全国居民对后市悲观没信心、购房意愿创十年新低以来,一家地产研究机构对37个城市400余家房地产企业展开四季度市场预测的调研结果显示,有51.4%的受访企业认为房价将继续下调,这一比例较此前的调研结果大幅上升,而大多数的开发商则无任何拿地意向。
一头是供给,一头是需求,两者的悲观情绪反映出,供需双方对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的信心已经非常低。而正是楼市调整和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形势,把地方政府的财政生态推向崩溃的边缘。
2007年前,中央及全国的财政收入增速都在30%以上,但2008年却下滑至个位数。在财政收入的构成中,房地产的贡献比例超过1/3。2008年以来,这一数字大幅下降,有的城市,比如上海,土地出让金的收入甚至连2007年同期的1/10都不到,情况的严峻程度和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地方政府干预楼市的动力和原因便十分充足,而同样的问题,中央也在面对,不过,拥有愿望和能否实现从来就是两回事,出台政策刺激市场当然是希望市场转暖。2008年10月,中央新政出台后,网络调查结果显示,63%的人认为房价会继续下跌并期待更多的政策。而上海紧随中央之后出台的14条政策,不但没有刺激楼市,楼市的成交量反而更加萎缩,便能够说明“救市”政策适得其反。
如果从“救市”政策适得其反的现状反观各地政府的“救市”举措和意图,就更能发现问题,此前一些城市出台政策运用财政资金直接入市购买空置住宅,比如重庆市拨30亿元购买商品房作为拆迁安置房,面积在100万平方米左右。问题是,政府的举措并未扭转市场颓势,并未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反而使得急剧下降的财政状况更加雪上加霜,因而是不可持续的举措,否则只会使状况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救市”不可持续,注定走不了多远,那么尝试突破中央的宏观调控底线也许就是唯一的选择。不过,问题也同样显而易见,这首先要看中央的态度,还要看政策的有效性,当时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在于改变民众对宏观经济的信心和对房地产走势的预期,而短期内出台新政策引起关注的递减效应只会加重民众的悲观预期,若干政策的累加效应引起的积极刺激也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把“救市”寄托于政策也终将事倍功半。
一般来说,在经济下滑的时候,不应该再增加对房地产的投资,而应将投资重点放在增加社会福利的公共产品和有利环保的基础设施上。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做些实事,也许才应该是各地政府真正应该重点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