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论人(16)

3. 请说说你对"穷则独善其身"的看法。五、孔子论弟子

本单元所选各章,是孔子针对门弟子所作的评论,及其与弟子言志等相关对话。从这些评论与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孔子的理想、教育方式;更可体会出孔门弟子的光明俊伟。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才德兼备,有为有守,足以负重行远,弘道济世。玩味孔门师生间的对话,我们发现孔子与弟子之间有着相同的志趣和深厚的情谊。他们经常在一起磨砺道义,讲论学问;他们还进而相期相勉,实现救人救世的理想。研读本单元各章,孔子及其门弟子光风霁月的丰姿,竟然又在我们的心上眼中复活了。

(一)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①狂简②,斐然成章③,不知所以裁④之。"(《公冶长》第五·二二)

章旨

孔子在陈思归乡里,裁成弟子。

注释

① 吾党之小子我乡党中的弟子们。党,乡党,周制五百家为一党。小子,指弟子。

② 狂简谓志大而疏略于事。

③ 斐然成章言其德行修养所表现于外的言行举止,颇有可观的文采。斐然,有文采的样子。

④ 裁修正。

析论

孔子周游列国,想要推行大道,拯救庶民。可是当时各国国君,都沉迷于整军强国、开疆拓土、武力攻伐的战事中,因此孔子虽受各国礼遇,却始终没有人君肯任用他,所以思归乡里,裁成弟子。

狂简是志大而疏略于事。狂简的人,胆大而心不细,虽然志意高远,但是视事轻易,任事草率,也就是说狂简者是眼高手低的人。年轻人血气方刚,比较容易犯这种毛病。狂简和乡愿不同,孔子最讨厌乡愿,骂乡愿是德之贼。至于狂简,只是学养不足,尚未走上中庸之道而已。如果好好培育他们,教导他们,就能折其轻狂易简而合乎中庸了。中庸之道,就是孔子主张的仁道,是无过无不及之道。

狂简的人,表面看去,像是个潇洒的人,斐然成章,但是这不是成道的表现,教导他们回归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所说的"裁之"了。

(二)

子曰:"从我于陈、蔡①者,皆不及门②也。"德行:颜渊③、闵子骞④、冉伯牛⑤、仲弓⑥;言语:宰我⑦、子贡⑧;政事:冉有⑨、季路⑩;文学:子游、子夏。(《先进》第一一·二)

章旨

孔子思念在陈、蔡间共患难的弟子,并以四科分述其所长。

注释

① 陈蔡二国名,在今河南、安徽一带。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受困于两国之间。

② 不及门指此时不在门下。

③ 颜渊名回,字子渊,鲁人。

④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鲁人。孔子弟子,小孔子十五岁。骞,音qiān。

⑤ 冉伯牛名耕,字伯牛,鲁人。

⑥ 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鲁人。

⑦ 宰我名予,字子我,鲁人。

⑧ 子贡姓端木,名赐,卫人。

⑨ 冉有名求,字子有,鲁人。

⑩ 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鲁人。

文学博学通经,指学术修养很好。与现代"文学"意义不同。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卫人。

析论

孔子周游列国时,身边跟随着一些学生。孔子六十三岁时,想从陈国到楚国,竟困于陈、蔡之间,当时跟随他的十个学生,现在都不在门下,而这十个人都是好学生,孔子不免思念起他们,并且分别了他们的学业专长。后人把这十个人称为"孔门十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