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遮蔽的夜晚(8)

我坐在初夏的黄昏,雪光反射的强光犹如电流灼眼,布达拉安静地沐浴着布满血丝的太阳,偶尔有风吹过它的面容,我看见它的眼睛里散发出一波一浪的银光。云朵越来越少,我陌生于它们与昨天的离去有什么不同,突然发现它们其实都可以相同,只有一个军人的心情在这个地方随时都不同,他可以把自己隔绝在许多军人严格据守的条令条例之外,在整齐划一的时间里阅读朝圣者的布达拉,但他并不是朝圣者,他常常想象自己的前世是另一个世界的喇嘛或哨兵,于是便可为这孤独找到新的出口,因为他始终相信,明天的心情会比今天好,沉沦的太阳只可能与东山的月亮重逢,但不能重合。

这是一座拥有伟大宫殿的城市,它的伟大在于十分愿意接纳所有人的心情,哪怕你浑身长满了蚤子,哪怕你已经臭名远扬,坐下来,闭上眼,来不及想,阳光就把你的心事过滤了。走在如此宽广的场地,人和人之间看上去有些距离,但当你和陌生人说上几句话的时候,你早已忽略了什么是距离,若是在北方的城郭,与陌生人开心地交流可不是一件你愿意就能合成的事情,拉萨往往会因为距离而产生出某种美丽的缘分,我以为这是上帝刻意安排的事情。它的宽容让我想起一个个外来的闯入者,像我一样贫穷,但我们都会唱“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

我常常想从他们的表情上找到诠释布达拉的答案来,有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拉萨这个地名充满着某种难以抵达或深入的准确性,在进入与退出之间,我知道的只有莲花散发出暗香的幻像。这似开非开的花朵盘坐在向阳的岩石中间不知隐藏了多少虚构和清香。我不断地打量着一块一块的石头,那么多坚实的石头,它们是否出自同一个匠人之手?它们不仅成就了一座世界海拔最气魄的广场,还成就了一座边城的主体建筑,它们嵌在一起,就呈现了大地的完美,它们齐整的棱角暗示了某种不惜代价的力量,它们预示着另一种文明和提升……我似乎因为石头找到了一种艺术的高度,然后把目光锁定在纪念碑上,上面那些烫金的字体在我的内心与散文中慢慢走向各自的归宿,它们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书法中找到了历史的心情和时光久远的面具。返回的时候,我看见一个老人面对纪念碑在鞠躬,深深地,他稀薄的头发被风掘起,白白的。

我低下头想象着他与纪念碑之间的关系,无限的联想导致我不停回头,天上的阶石呈现在布达拉面前的那一天,他在世界的什么位置?住在布达拉的神见证他们之间的情感会涌出怎样的感慨?这一刻,谁能听到神从内心发出的声音?我无法揣摩神的表情而神思不定,结果常常把自己弄得黯然神伤。

还好,我不是我的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