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
每个人的血液中都含有葡萄糖,因为生命活动需要葡萄糖来提供能量,但是,如果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太高,并且长期超过正常的水平,我们就称之为糖尿病。通俗地讲,糖尿病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而导致血糖值升高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的英文名称是Diabetes Mellitus(简称DM),有甜性、多尿的意思。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而且在早期医学文献中还记载了消渴症患者的尿是甜的,具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特征,后期患者往往表现为疲乏、消瘦,故名“消渴”,并且提出营养过度及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然,古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与糖尿病的本质还有一定差距,直到1869年德国医生朗格汉斯发现人体胰腺存在“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这才拉开了糖尿病近代研究的序幕,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才有了明显的进步。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廷等首次成功地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许多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班廷医生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生日——11月14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糖尿病日(2007年起,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逐渐加深。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这种代谢性疾病的主要特点是人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产热营养素代谢紊乱。最主要的表现是尿中有糖以及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糖尿病严重时会发生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引起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果这种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还会导致脑、心脏、神经、眼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