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

1972 1973 1974 1975

家庭

非金融企业

州和地方政府

所有非金融部门

商业银行

储蓄和贷款协会 *

互助储蓄银行

信用社

人寿保险公司 *

私有退休资金

州和地方政府资金 -

其他投资公司 -

所有金融部门 1

全国所有部门

资料来源: Flow of Funds Data,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1972、1973和1974年,虽然在总的数量上私人部门购买的政府债券逐年小幅上升,但购买的政府债券数量没有明显变化。1972年债券的主要购买部门是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共购买了122亿美元的政府债券。然而,1973年和1974年,主要购买债券的单位变成了非金融机构——尤其是家庭部门:1973年,家庭部门购买了204亿美元的政府债券,以至于其他国内私人部门共减少了200亿美元的债券持有量。1974年,家庭部门购买145亿美元的政府债券,非金融机构购买了35亿美元。当年,金融部门主要是与抵押贷款相关的储蓄和贷款协会对政府债券存在净购买量。这种储蓄和贷款协会的净购买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下滑趋势。

1975年,政府债券的净购买模式与之前年份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这一年,非金融部门购买了20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但是,与1973年和1974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庭对政府债券的持有量减少,而非金融企业的持有量则上升了161亿美元。此外,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持有量大幅增加。但是,最大变化在于,金融部门对债券的购买量。这些部门在1975年对政府的购买量达到571亿美元,比1974年多出了504亿美元。在这504亿美元的增加量中,303亿美元由商业银行购买,111亿美元由储蓄和贷款协会购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购买大量政府债券为政府的赤字融资,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政府债券不存在违约风险,事实上,不管政府债券合同上说明何时到期,都会到期。该合同只是名义上的,价格水平的变化才会真正地影响政府债券的购买力。此外,政府债券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而且该特征是由联邦储蓄系统最终授予的,而这种授权并不一定延伸至其他债券。因此,政府证券所有者拥有根据自己需要或偏好的变化修正投资组合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1975年通过购买政府债券,银行、储蓄和贷款协会、人寿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能够储存融资能力;它们可以在私人融资需求清淡的时候保留这种权利,直到需求旺盛时再将其出售。大规模赤字所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在赤字当期完全不会被察觉到(正如1975年的情况那样)在经济衰退时购买的资产尚未处置而经济开始后续繁荣的时期,这种大规模的赤字最有可能发生。

表显示了1972—1975年商业银行部门各种金融资产的净购买。各年的金融资产购买量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1972年商业银行部门获得金融资产783亿美元。尽管1973年超过了1000亿美元,但是在1974年又减少到840亿美元,1975年的金融资产相对较少,为329亿美元。在1972—1973年的经济中,商业银行部门是一个推动性的、决定性的因素,然而在1975年则是一个被动的、非决定性的因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