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1)

第一编:圣人家训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孔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可谓功勋卓著。孔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对后世影响也很大。他的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正统,至今,他的教育思想还闪烁着耀眼的智慧火花。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孔子齐名,历史上素有“孔孟之道”的说法。如果说孔子是儒家学派及其思想的创始人,那么孟子则是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体系的举足轻重的大师。被人们誉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治学与修身的有机统一

孔子是我国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一生勤勤恳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学识渊博,但述而不作,幸好他的学生根据孔子的言行汇编成了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论语》,这才让孔子的经典思想得以流传。古人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其在古代人心中的地位。而在当下,如果家长能够汲取《论语》中的精华,用以教育自己的子女,必定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论语》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了孔子是如何教育他的儿子孔鲤的,广大的家长或许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据《论语》记载:有一天,孔子独立于庭院之中,默然静思,其子孔鲤快步从他身边走过,孔子突然叫住孔鲤问:“学《诗》乎?”鲤回答:“未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退而学《诗》。又有一天,孔子又独立于庭院中,孔鲤快步走过其侧,孔子又叫住他,问:“学《礼》乎?”孔鲤对曰:“未也。”孔子教育他:“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退而学《礼》。

孔子为什么要让儿子孔鲤学《诗》呢,因为《诗》是文学,是雅言,在孔子的时代是言出必谈的话题,能够显示出自身的修养。从读《诗》的过程中,既能够让孩子了解自然,接触世间万物,也能够让他们洞察社会风情,还能够丰富孩子的情感,同时又能够提升孩子语言方面的能力。而礼仪则是为人处世必须精通的各种人情往来的礼数。“天道有序”,一个有教养的父母应该明白社会必须有合理的秩序,教给孩子必须熟知的礼数,这是对孩子的保护。

这段话的意思用现代思想来理解就是,一方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增长自身见识;另一方面,要学习社会上通行并要遵循的种种礼数。教育孩子,要学习和修身两方面一起抓,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这样才能够让孩子获得学业和道德上的双重进步。

名门家训析要:关于治学与修身,西方学者也有着和孔子如出一辙的看法,但丁说:“人不能像禽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知识与美德是互相辉映的,如果知识是宝石,美德便是阳光,宝石唯有在阳光的照耀下才能够熠熠闪光。丰富的知识只有被具有美德的人掌握才能够为人类谋福,假如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却有着邪恶的品德,那么,这个人的知识层次越高,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也就越大。如果一个人有着巨大的权力,而没有美德的支撑,同样会给人类造成莫大的灾难。二战时期手握大权却丧心病狂的法西斯分子所带来的灾难就是人类永远值得铭记的一个教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