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与未来
我们过去总是认为,人应当能够预先筹划他自己的生活,不论是私人生活还是职业生活,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那已是过去的事情了。种种事件的繁重压力,正是迫使我们放弃“对翌日的担忧”。然而归根到底,非常重要的是,我们之接受这种状况,是自愿的和出于信仰的(这正是登山宝训所要说的意思)呢,还是迫于不得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为将来筹划,意味着不负责任、无所事事地混日子,只为眼下而生活,同时,只有极少数人仍然梦想着更好的时光的到来。但是,我们不能采取这两条路线中的任何一条。留给我们的,仍然只是那条狭窄的路,一条常常未被发现的路——把每一天都当成我们最后的一天来度过,但同时又怀着信仰和责任感来度过,仿佛辉煌的未来仍然就在前头。当圣城即将被毁时,先知耶利米呼喊道:“在这片土地上,房屋、田地和葡萄园,还将可以再次买到。”这同他以前对灾难的预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当一切似乎都是最黑暗的时候,这是美好的东西即将来临的神圣征兆和保证。为着未来的一代而思索、而行动,但又毫不畏惧、毫无担忧地承担起每一天——我们不得不以这种精神在实际中生活。勇敢而又坚持到底,这很不容易,但这是绝对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