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英文版出版前言

英文版出版前言

我写作本书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发人深省的想法: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反马克思主义论调都是错误的?即便这些论调并非一无是处,也至少是站不住脚的?

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从来没有犯过任何错误。我和那些强硬的左翼分子不一样。他们宣称天下任何事物都并非完美,但如果让他们出面批判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他们立刻就面带愠色,默不作声。从这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对马克思的一些观点是持保留意见的。但是,马克思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真知灼见足以使“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个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标签。弗洛伊德学说的真正支持者不会迷信弗洛伊德的全部观点,也没有一个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影迷会认为这位电影大师的每个镜头和每句台词都完美无缺。马克思也并非无懈可击,而我只是想展示马克思观点的合理之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在书中罗列了十种最常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排名不分先后——并试着一一反驳这些批评的错误之处。与此同时,我也希望能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那些不熟悉马克思著作的朋友们了解马克思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被认为是“毫无疑问的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品”①。与政治家、科学家、军人和宗教人士不同,很少有思想家能真正改变历史的进程,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恰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建立在笛卡尔思想之上的政府,用柏拉图思想武装起来的游击队,或者以黑格尔的理论为指导的工会组织。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这是连马克思主义最激烈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就连反社会主义思想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②也认为,社会主义是“有史以来影响最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也是第一个不限于某个特定群体,而受到不分种族、国别、宗教和文明的所有人支持的思想潮流”③。但是,有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和他的理论已经可以安息了——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刚刚经历了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样的观点更显得格格不入,滑稽且可笑。马克思主义曾经是所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理论上最丰富、政治上最坚定的,但如今,人们似乎觉得已经可以把它作为久远的历史抛在脑后了。

①彼得·奥斯伯恩(Peter Osborne)语。引自《当代共产主义宣言:社会主义文摘》,利奥·帕尼奇与科林·莱斯主编(纽约,1998年,第190页)。

②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知名经济学家,现代自由意志主义运动的主要影响人,被誉为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院长”。

③转引自罗宾·布莱克本:《世纪末:金融危机后的社会主义》,《新左派评论》(第185期,第7页)。

这次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至少意味着,此前长期掩盖在“现代”、“工业主义”和“西方”等一系列漂亮假面之下的资本主义已经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当人们开始谈论资本主义的时候,就说明资本主义出现了问题。因为这表明人们已经不再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空气般自然而然的存在,而是把它视为一种不久之前才产生的历史现象。而且,虽然许多社会制度都喜欢用“不朽”的神话掩盖自己终将灭亡的本质,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始就必然有终。正如一场“登革热”会让人重新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一种社会组织体系出现问题时,人们才能真正认识到这种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制度的本来面目。马克思第一个提出了“资本主义”这种历史现象,他向我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如何兴起,如何运行,以及它可能的结局。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弗洛伊德发现潜意识一样,马克思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一直为人所忽略的事物,那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本书中,我不会讨论作为道德和文化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因为这点很少被人用作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依据。不过在我看来,马克思在道德和文化批判方面的作品十分丰富,这本身就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尊重和珍惜。人类不断异化,社会生活愈发“商品化”,我们的文化鼓吹贪婪、攻击性、不加思考的享乐主义和日益严重的虚无主义,我们正逐渐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要对上述问题进行富有成果的讨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积淀。

女权运动诞生之初,一些出于善意却弄巧成拙的男性作家曾经写道:“当我提到‘人’(men)这个词的时候,我指的是‘男人和女人’(men and women)。”在此,我也想以同样的方式声明,当我提到马克思的时候,我指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不过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与本书无关了。

阿列克斯·卡利尼科斯①、菲力浦·卡朋特和埃伦·梅克辛斯·伍德②阅读了本书的初稿,并提出不少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我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①阿列克斯·卡利尼科斯(Alex Callinicos,1950- ),英国知名学者,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

②埃伦·梅克辛斯·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1942- ),马克思主义学者,加拿大约克大学政治学教授,曾长期担任《新左派评论》编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