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为试验田的山西盐政(2)

开中制率先实行于大同,后又在山西、河南、陕西实施,1371年在全国推广。大同的先行,俨然有试点的味道。尽管开中制曾时断时续,大同纳粮中盐却一直未曾停止。在1371~1412年间,宣府5个卫所因没有设立边仓,每年的官军俸粮都靠大同供给。宣府到1413年才设置粮仓,山西商民被官府命令到顺天府纳粮中盐,这也是晋商最早去宣府纳粮的证明。

根据边区的实际需要,后来还延伸出了纳麦、粟、豆、草、铁、茶、棉花、衣物等换取盐引的做法。1436年北边受鞑靼和瓦剌族人扰边,大同、辽东、延绥、甘州等重镇的边防军缺少战马,时属山西的太仆寺(今在内蒙古)以及北平、陕西、甘肃、辽东苑马寺所属的各个官牧场又不景气,明政府还曾推行过纳马中盐制度。

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在实行开中制的同时,明政府实施了屯田制,希望通过自力更生,实现军粮军饷在边区就近解决。朱元璋曾不无自豪地说,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达到这种效果,与实行屯田制和迁徙老百姓实边息息相关。

1388年,明政府规定,50%的卫所都卫和王府护卫的军士都要屯田,后来这一比例增加到70%,这就是屯田制中的军屯。军屯的重点是九边,这里从事屯种的官兵人数最多,垦殖范围也最广。其中,山西大同镇有4万多军士,垦种200多万亩土地;西宁卫1万多名军士,垦种27万亩土地;辽东镇4.5名军人,屯田253万亩,这与我们今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几分相似。

因对山西边塞屯务的重视,1395年明政府又命令山西省内26 600多名马兵和步兵撤出营地开往塞北,立屯垦耕,自给兵饷,甚至连山西的晋王和代王两藩府也受命实行军事屯田。

无地少地的贫民也被明政府鼓励迁往人稀地广的地方去屯种。最初的政策是,从四丁以上的农家抽一人,免其徭役,调往塞外大同等地,编入军屯卫所垦种。仅太原、平阳两地就被征调了10万多人赴边。除强制手段之外,许多晋中、晋北缺少土地的农民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越过长城,进入山西行都司的地域垦种。

那时,山西中南部的被迁之人都汇集到洪洞县大槐树下待命。树旁的广济寺里驻着钦命官员,负责给移民登记造册,办理迁移手续,发放勘合(凭照)和盘费。由户部委派的官员将所迁之民编入目的地的里甲,然后由后军都督府派军士护送上路,一直送到接收地,予以安置。史载,张其明、冯冕、袁嘉盛等原来生活在洪洞县的居民,就是在迁出的过程中走上了从商之路。

作为军屯、民屯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屯让“耕者趋利,边地尽垦”(杜萼语),也逐渐成为永乐以后九边军饷供应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商屯的来源分为被迁徙的大户和自觉商人两大块儿。其中,不少从外省迁徙而来的商人也融入了晋商的历史洪流之中。

朝廷迁徙大户实边在永乐时达到高潮。实边在古代并不鲜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把各国12万户富豪迁徙到咸阳和巴蜀等地。在明朝实边中,山东寿光人冯盛就被迁往山西代州,他的孙子冯天禄出生于1516年,尝“从祖父贸迁秦梁间”,后到“商淮浙间”,成为巨商。

冯天禄生有四子,长子冯忠、三子冯惠继续从事盐业生意,二子冯恩、四子冯愈业儒,发展为儒商家族。冯忠的商业才能曾得到大司马吴公赏识,令他驰骋齐鲁、淮浙盐场十余年。另外,平阳首富亢氏,以及后来成为国民党要员的孔祥熙的先辈,都是被迁往山西的山东人。

不失敏感的商人,在开中制实施不久,也加入了这一队伍。为就近纳粮开中,他们自筹资金,长期固定开中地点就地雇人种粮以换盐引,于是许多山西富商大贾出没于辽东、延绥(榆林)等各边镇,一些新的村落在屯边形成。

除大同、宣府外,山西商人也是最早进入山西偏头关(今忻州市偏头县境内)、雁门关(今忻州市代县境内)、倒马关(今河北保定唐县境内)等处进行商屯的商人。曾有史载,在边关“凡戮力于南亩者,皆山右(山西)之佣,秋去春来,如北塞之雁”。这样,雁门关外,屯堡相望,塞上田禾广袤无际,而东北官员向朝廷上奏称:“辽东千里,晋人商屯其间,各为城堡……商人争出财力……边储大裕。”

1429年,纳粮开中扩展到宁夏。因路途遥远,为能吸引客商到来,政府对陕西、山西商人予以政策优惠,他们每引盐仅需纳米麦4斗,而当地人需要5斗5升。

明清以来,官府文书和社会舆论都习惯把山西和陕西商人合称“山陕商人”。从明中后期到清朝,具有地缘好合的山陕商人,迈着共同的节拍,在同一个地域,建起了象征两省商人友谊和协作的会馆:山陕会馆,彰显了两省商人相互取暖、抱团打天下的共识。

以盐作介质的纳粮中盐、移民以及商屯,对山西人的牵引不仅在于生存和销盐的有利可图。在这个过程中,山西人四海为家的情怀被触动乃至激发,让山西人见识更多、视野更广、信息更灵,便于在长途经商中,发现不同区域之间,除了盐利之外的其他种种商业机会。

随着山陕商人的到来,“缎绢、绫绸、纱罗、梭布、花绵、巾帕、履袜、南货及诸铜铁木竹器、纸劄”等,也都贩运到了宁夏,并成为政府纳税商品。山西人范世逵(1498~1557)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祖上三辈以农商为业,少年时即走四方。对于政府的输粮换引政策,他认为“奇货可居”,就亲赴关陇(函谷关以西、陇山以东一带),至皋兰(今兰州),往来张掖、酒泉、姑臧(今甘肃武威)等地,了解地理交通。此后,他便在这一带专门经营粮草生意,数年内大获其利。河西都御史和边防将校,都愿意与他交往,并对他礼敬有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