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已经开始在诸如尼日利亚、肯尼亚、埃及、突尼斯、安哥拉和几内亚的非洲国家建立地区性培训中心。到2004年8月,华为已向尼日利亚的培训中心投入了超过1千万美元。最近华为在南非新开了一家培训机构,这是它在非洲大陆的第五家培训中心,第六家培训中心正在安哥拉建设,该公司现在每年为多达2000人提供培训。华为的这些地方投资创造了就业机会,使管理本土化,有助于刺激地方经济,同时提高了公司在地方消费者、商业界和潜在的合伙人眼中的形象。
成为“福布斯”的明星
有一次在长沙,为三一集团的高管们做培训,期间他们给我看了一本《福布斯》中文版杂志,因为他们也名列“中国顶尖企业榜”。我翻看杂志时,发现了排在他们前面的另一家公司,马上眼睛一亮。因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曾是我的学生,给我留下过非常深刻的印象。
记得当年他学习了PONC的概念之后,非常的兴奋,甚至提笔写道:“应该让全世界分享这一个伟大的理念!”而且他对我说:“我回去就可以用这种方法,赚回500万!”
我说:“是吗?你说说看。”
他说:“杨老师,你想,PONC不是额外的浪费吗?我一年生产一万部车,每部车里面随便抖一抖,抖出500元钱根本不成问题。这不就500万了吗?”
“是啊,听上去是这个理。”我说,“不过,我想知道你怎么才能够把它抖出来呢?”
他马上哈哈大笑,说:“这个东西容易啊。杨老师,您不说我也不知道,换句话说这不是白捡来的吗?既然是白捡来的,那我就给它弄个机制什么的:谁帮我抖出来500万,我就奖励他100万。”
我说:“如果你有这样的机制,你这个事情还真能成功。”
一开始,我要到他那里去辅导的时候,他还不大想让我去,他说:“我们那的条件太差啦,我们是生产农用车的,您过去可是太委屈您了。我们那里就是农村,连厕所都没有,出门荒天野地的,随地都可以大小便。”当然,我把这当作一种夸张的自谦,一笑了之。
大概八个月以后,我接到了他的电话,电话里,他非常兴奋地对我说:“杨老师,我跟您报告个好消息,我现在已经节省了近一千万了。”我说:“非常好,希望你继续努力,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再次通了电话,我得知那时候他因为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包括获得了他们市里的优秀企业家、省里的优秀的企业家、省劳动模范以及全国劳动模范,而且还当选为省党代表、人大代表。有一次,当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们到他们那里考察的时候,曾经谈到过我,他在席间打电话给我,再一次表示感谢,说是“克劳士比”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回答道:“你说的太对了,质量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最后机会,和最后的挖掘利润的机会了。”所谓他今天的成就,实际上就是把一家昔日名不见经传、经营举步维艰的山区小厂,用十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的企业集团,并前后三次荣登《福布斯》企业明星榜;在《福布斯》所确定的五项排名指标中,他们的总资产回报率三年加权平均值为28%,雄踞100家顶尖企业第一位。
当质量遇到成本:为什么高管总是“叶公好龙”?
·············································································································
对待质量成本的态度
人们是如何对待质量的也将会如何对待质量成本。而反过来,人们如何对待质量成本的,未必能够折射出他们是如何对待质量的。显然,在大部分人的心中,质量和成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当然就会造成人们对它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所以,当质量遭遇成本,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来呢?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我们先看看现实中的情况吧。许多质量人员,当他们学习到或了解到质量成本的概念之后,他们会显得异常地兴奋,甚至张开双臂来拥抱这套方法。因为他们认为,从此能够找到质量管理的一个好的工作思路了。所以,他们回到公司后就马上推行或安装这么一套制度。这显然是按照现行质量成本的管理制度移植过来的。
那么,其他部门对待质量成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先说财务部门。财务部门认为:“质量成本应该是不属于我们来负责的,我们本来人手就不够,工作强度又大,而质量成本它属于内部统计的,比较虚,麻烦得很。既然是质量成本,还是应该让质量部门来负责吧。”企业的高管甚至老总也认为:“你整个质量成本的制度,它应该是我们的质量体系的一部分,是ISO9000的一部分,所以它也应该由质量部门负责。”
而质量部门则认为:“不对,它是成本管理,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再看看其他的部门,许多的业务部门,他们倒怀有另外一种心态,他们认为:“不管是谁负责,其实,质量成本说穿了不就是你们管理层玩的另一种考核的花样吗?不就是为了来考核我们的吗?”
好了,当质量成本面临着种种不同的态度和认知的情况下,你可以想象,它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在实施过程中,又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