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

有一些以“狗日”的为题目的文学:《狗日的足球》,《狗日的粮食》,《狗日的上班》,《狗日的出国》,等等。

当狗真幸福,当狗真忙,当狗真厚颜无耻,当狗真喜欢异类。

什么是狗日,文学家和骂街泼妇有不同的理解,人和狗的理解也不同。口头语和书面语也有不同的理解,词典义和民间定义也不同。民间认为,正月初二是女娲造狗的日子,故称“狗日”。

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狗,如果当日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狗会养得很好。

狗希望天天是“狗日”,狗也肯定不会明白,有人不吃猪肉,有人不吃羊肉,也有人不吃猫肉,可怎么没有哪个民族规定不允许吃狗肉的。

很多人实在找不到与狗日不同的题材了,或者怎么也高不过狗日的主题品位了,所以只好正常的日子当成了狗日了,这是否也叫做腰里揣着死耗子冒充打猎的,或者叫挂羊头卖狗肉。羊也肯定不会明白,怎么狗就高羊一等,羊肉怎么就不如狗肉。舍弃了头颅,却使自己成了伪证者,帮助小贩制假贩假。

羊实在也委屈!

尽管“狗日”一类的作品层出不穷,也尽管现在我们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大幅减少,郭沫若、茅盾、老舍等的作品甚至基本看不见了,但幸好,还没有人把以上那些“狗日”的作品收入进去。不过,我就纳闷了,教材这样敢舍是哪个人的观点,经过没经过专家论证,是不是像滥编教辅一样在那里滥编教材?怎么一些经典说没有就一下都没有了,就像城管来了,不管是合法不合法的经营者一下都跑了。什么眼神,什么眼光,什么眼界啊!赶快叫赵本山、韩寒、郭敬明、郭德纲、周立波(不是写《暴风骤雨》的周立波)的作品上来吧,别羞羞答答了。一些教育界的人士不是在一味强调愉快教育吗,赶快把教育搞成哇哈哈教育算了。新的富人排行榜“哇哈哈”已经高居榜首了,教育还等什么呢?每天课堂里就像演小品,那赵本山等就是教育家了。

果真如此,“狗日”的文章肯定会出现在教材里的,因为他们作品里的话有过之而无不及。

忽闻,北师大一个所谓的著名教授,对目前热闹的中学生学习国学,大发雷霆。写了篇《狗日的国学》以示抗议,也以示特立。再看看网友的评价,很对立,叫“狗日的教授”。

某年3月,湖南省石门县委宣传部以公函的形式,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妇女报》等单位发文,描述《中国妇女报》湖南记者站工作人员成某某有违法违纪行为,借宣传部副部长贺某某之口骂记者“狗日的”,成某某将其告上法庭。

不知法官是否能把“狗日”理解成了褒义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