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9)

第三章  文明开化与启蒙思想

第一节 《中津留别书》与启蒙思想的萌芽

1868年明治新政府成立以后,于6月11日公布了具体的包括新政府统治机构组成的“政体书”,向内外表明了新政府的施政方针。主要包括施行合议政体(以议会政治为模式)、官民一体建设新生日本、破除旧习、基于天道(主要指万国公法及普遍的天理)施行内政外交、广泛学习外国先进知识增强日本国力等内容。其中政体书在编纂过程中,主要起草者副岛种臣与福冈孝弟等人参考了福泽的《西洋事情》以及美国宪法。

以后,明治政府的施政围绕中央集权、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几个中心积极展开。中央集权方面,1869年各藩将各自诸侯国的版图、户籍返还给中央政府(版籍奉还),这标志着实行了数百年的封建制度结束。1871年明治政府正式宣布废除藩国,改为中央直接领导的县(废藩置县),中央集权的国家行政遂告成立。

在富国强兵方面,1871年颁布“新货条例”,预备确立金本位的货币制度与现代金融体系。在通讯方面,1869年开始铺设电信,1871年上海与长崎间电信开通,同年并开创邮政,后加入万国邮政联合。交通方面自1872年开始铺设铁路,1889年神户至东京的东海道本线全通。海运方面,1870年土佐藩的岩崎弥太郎开始经营海运业,1875年改称三菱会社,在政府的保护下飞速发展,同年开通日本至上海的航路。工业方面政府大力开办官营模范工厂,奖掖工商业。另外还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等开发北海道。

文明开化包含众多领域。宗教方面,1868年发布“神佛分离令”,力图改变日本的神佛习合的传统,纯化神道,以提高天皇权威。1869年设立“东京招魂社”祭奠在戊辰战争中战死的官军,以后作为专门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亡魂的国家宗教设施发展,后改称靖国神社。1870年发布“大教宣布之诏”,向全国普及神社神道。1873年宣布基督教解禁。

教育方面1872年公布“学制”,当年在全国设立两万多所小学校。生活方面包含导入阳历、针对旧武士颁布“散发脱刀令”废除特权、鼓励穿西洋服装、推行吃肉、导入人力车与马车等、以政府办公楼为主鼓励西洋式建筑等。

思想方面,这一时期各种启蒙思想纷纷登场。如加藤弘之著《立宪政体论》,中村正直著《西国立志编》《自由之理》等。另外还有中江兆民用汉文翻译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民约译解》的书名发表等。1873年,在森有礼的倡议下,成立学术团体“明六社”,首任社长即是福泽谕吉。在新闻媒体方面,自1870年后,逐渐有横滨每日新闻、东京日日新闻、朝野新闻、邮便报知新闻等相继创刊。

经过以上的概观之后可以了解,明治开始之初的日本国内经历了怎样一种剧烈的、全方位的、彻底的改革过程。这些在现代看起来是文明开化的改革善举,在刚刚结束二百余年封建统治的日本,特别是对于仍不太了解世界的百姓来说,很多改革举措都是恶政。因此当时百姓起义、武士骚动层出不穷,但新政府都凭借着新生政权的蓬勃生气,以及天皇的权威、近代化的军队等一一应对或镇压。

1868年7月,福泽拒绝了明治新政府请求他担任官职的请求。在《自传》中,福泽解释说因为幕府的门阀制度的压制与锁国主张,自己无心为其效力。对于新政府,福泽则认为他们是“勤王家”,“在攘夷方面比幕府更甚一层 ,当然我也无心帮助这种闹事者”。这当然是老年福泽的自我辩护与掩饰之词,作为幕臣的福泽对幕府的忠诚,从他的建议书等已经非常明白。另外幕府的外交政策也并非主张攘夷。而对于新政府,福泽此时还是认为他们是攘夷派,且自己曾经向幕府提交过征讨长州的建议书,所以选择了辞官不就。

在明治初期大变革、大建设的时代下,福泽谕吉最关心的是作为近代国家的日本的国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样的国民应该怎样培育;以及近代日本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等问题。明治以后日本教育大发展,学校众多但合适的教材紧缺。福泽在明治之前已经出版过很多介绍西洋各国情况的畅销书,加之本职又是教育家,因此很自然地在明治后的数年中编写了多部主要供小学用的教材。其中主要有1868年末的《训蒙穷理图解》,1871年的《启蒙手习之文》,1872年的《童蒙教草·初编》《二编》《女子教材》,1873年的《改历之辩》《日本地图草纸》《文字之教》等书。在这些书中,福泽对很多基本概念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解释,以启蒙民智,树立近代法制、社会、政治、外交等观念。

1870年10月,福泽回中津藩迎接母亲到东京居住养老,停留期间,应藩里的要求,写下说明当时自己启蒙思想的《中津留别书》。从该书的内容可以看出此一时期福泽思想的变化。首先,福泽就明治日本的国民究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展开讨论。

人为万物之灵,并非仅缘于具耳目鼻口手足,能言语眠食。实因顺从天道以修道德,广泛学习作为人应该了解的知识见闻,待人接物,谋划我一身之独立,订立我一家之生计,由是方可始称为万物之灵也。古来支那、日本人虽不太注意此事,但人之天性当中具有自主自由之道。

这里,福泽虽然还没有完全否定“顺从天道以修道德”,但很明显,福泽也同时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且认为人的天性中除“仁义五常”之外,还有“自主自由”的特征。那么这里的“自由”又是什么含义呢?福泽说道:

自由乃不做妨碍他人之事,随我心行事之意。父子、君臣、夫妇、朋友,不互相妨碍,随着各自本心自由自在做事,不以我心压制他人身体,各自谋划自身之独立之时,因为人天然拥有的本性是正确的,所以决不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