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热钱在炒作,风生水起(2)

诚然,从短期来看,房地产炒作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结论则完全不同:人们对房产具有刚性需求,只要收入条件许可,潜在的住房消费需求自然会及时转化为实际市场需求,无需房地产炒作的刺激。相反,房地产炒作导致的过高房价,只会延迟人们对住房的消费需求,或降低消费等级。因而,房地产炒作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属于透支性,并不能创造真正的经济繁荣。

一般而言,房价的上涨表明该地区楼市交易活跃,购销两旺,但被炒高的房价上涨却并非如此。

以上海为例,根据建设部统计,2003年中国房价稳中有升,全国商品房价格平均涨幅为3。2%,但这一年上海房价的涨幅超过24%,成为中国房价涨幅最大的城市,每平方米均价达到5118元,第一次超过北京,成为中国房价最高的城市。但同时,上海仍留下多达779万平方米的空置房销售不出去,占压的资金超过389亿元。这个数字,还没有计算上海房地产的624处烂尾楼,以及因此所占压的多达1000多亿元的资金。

房产的使用价值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场所。而上海房产市场的“繁荣”,并不是更多的需求者居有其屋,而是部分房产的空置。这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形成。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房地产投资公式:房子价格除以每年出租价格,如果结果大于30年属于不良投资,如果大于50年则属于垃圾投资。

2009年,上海黄浦区中华路高档公寓房价格超过4万元/平方米,125平方米的精装修两房两厅月租金7000元。以每平方米4万元计算,这套房子的保守价格为500万元,再将之除以每年出租价格8。4万元,结果是59。52。

很明显,将这套房子作为投资品,属于典型的垃圾投资,究其作用,恐怕更多的是制造房产泡沫,而非拉动经济增长。对此,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和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前车之鉴。

1988年,海南建省办大特区,让海南房地产市场得到全面释放。而市场炒作行为却让其释放过度。当时,总人数不过660万的海南岛,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短短3年,房价增长超过4倍,吹起了一个又一个地产大泡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