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 民生建设
编首语:
民国初年兴起轰轰烈烈的实业救国运动,梁焕奎花巨资购买法国专利,张振勋建张裕酒厂,周自齐建森林局和农业科技站,江南制造局为美国建造万吨巨轮,特别是全国铁路建设计划更是豪情万丈,无不令人拍案惊奇。民国十年,不仅工业建设快步如飞,而且中国的现代化蓝图也初现端倪。在延续了数千年的辽阔乡村散播工业革命的火种,我们所要铲除的岂止是田间的禾苗,更包括无数陈旧的制度与腐朽的观念。暴力革命夺取的政权能不能存在,归根到底,还要看民生建设是不是成功。政治的核心是权力,而权力的基础却是民生。先辈以不懈的努力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新理念,由此彻底颠覆中国重农轻商的文化传统。
一、袁世凯批准铁路建设计划
(1912年9月12日)
北京9月11日电:一项中国现代化建设方案,其中包括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中国铁路建设大纲,已获北京政府支持,这无疑将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
孙中山建议中国全境对外开放
政府授权孙中山先生建立国家铁路公司负责实施这项覆盖7万英里的庞大铁路系统。中外合资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投资份额,外国公司同样也可获得建设份额,但主要是内陆铁路,边境铁路将由中国人独立建设、管理和经营,但将争取外国贷款。
袁世凯总统提议为孙中山每月支付3万两白银(合2万美元)以推行其铁路计划,预计临时国会将通过这项议案。孙中山将铁路作为抵押从国外筹集贷款,再以运营收入还贷,因此铁路将成为国家资产。
此举在政治上堪称明智。因为目前民国各地除承认袁世凯的实力外,对他并不信任,但孙中山是受人欢迎的民族英雄,他很可能说服国民接受外国铁路贷款,这实际上又是国民革命的中期目标。
孙中山建议中国全境对外开放,允许外国人居住和外国企业常驻,但必须服从中国司法管辖,由此将设立特别法庭。尽管政府尚未正式批准该工程,但孙先生本人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