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第一等事

很多历史书籍提到王阳明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上一张他的画像。老实说,画像是否真是王阳明,很不好说——那细如线一样的眼睛,鼻子邋遢,下面迫不及待地长出一张嘴来,唯一让人提神的就是他的大胡子,但看上去很假。用半仙的话来讲,这是绝对没有福相的人。

猴子是最没有福相的。王阳明小时候的确像个猴子,他性情活泼好动,还善于轻功,能一步跃过两丈远的山崖。和父亲、爷爷来到京师后,他总是不肯专心读书,每天都与邻居的小朋友一起玩军事游戏。在游戏中,王阳明总是以军队长官自居,制作大小旗调度他人。老爹见儿子如此不务正业,就训斥他:“我们世代都以读书混饭吃,你搞这些东西,将来如何是好?”

王阳明反问:“读书怎么就能混饭吃?”

老爹一本正经地回答:“读书就能做大官,你看你老爹我,现在多牛,还不是因为读书的缘故?”

王阳明又问:“我老爹是状元,咱家世代都是状元吗?”

老爹笑他痴:“只你老爹是状元,你若想成为状元,就要读书。”

王阳明终于把老爹带进坑里:“只是一代,状元看来也不过如此。”

他的老爹被他气得死去活来。

在孩子的教育上,王天叙就比王华要开明许多,他相信命运。命运注定王阳明不是凡品,每当王华被气得上气不接下气时,王天叙就会冒出一句:“这小子他日定会官至极品,所立功勋当是旷古绝今的。”

王天叙不是神仙,不知他人富贵,他只是凭一种感觉,认为孙子是人上之人,但也只有他对王阳明抱有希望。王阳明12岁那年,曾向老师询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将来考公务员。”王阳明立即给了这个老腐儒一记重锤:“这恐怕不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

王天叙知道王阳明说这样的话后,笑着说:“难道你是要做圣贤吗?”

王阳明自信地点了点头,然而此时,他离圣贤还远着呢。他只是在头脑中有“圣贤”这样一个词,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印象,那他认为一定是孔子。孔子满脸胡子,微笑着站在那里,不知道是欢迎谁,还是准备去欢迎谁。王阳明觉得,自己不能成为孔子,但能成为圣人。

有一天,他与几位同学在大街上闲逛。路过一相面摊时,相面先生看了他一眼,大叫起来,追上王阳明说,小朋友,我来给你算一卦吧,是免费的。王阳明的同学都拉着王阳明逃跑,这些孩子认为,算卦的都不是好人,说是免费,但卜算之后说你有大灾,想要破灾就得掏钱。

难道小孩子就好骗吗?一个同学推了算卦的一把,向他喊道,走开,否则我就报官了。算卦的看着王阳明说:“我只说一句话——当你的胡子长到衣服领子时,你就入了圣境;胡子长到心口窝时,你就结圣胎了;胡子长到肚脐时,你就圣果圆满了。”最后,算卦的嘱咐王阳明:“一定要记住我的话。”说完,转身离去,也不管他的卦摊了。仿佛他支个摊,就是为了等王阳明一样。

这一年,王阳明13岁,他记住了那个半仙的话,并且深信不疑。这可能跟他的家族有关,因为他的祖上就有人靠算命维持生计,他的血液里自然也有对算命颇具好感的基因。

如果不是王阳明同学的驱赶,那位算命先生肯定还要和王阳明预言一件事情——他老妈马上就会离开人世。他的母亲在正史上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个王阳明。对于母亲的死,王阳明很伤心。他原本就是个重感情的人,母亲的死让他觉得“死”是人生第一悲痛的事,而且是没有办法可以避免的。

在母亲死后,他痛定思痛,渐渐地感觉到人生是多么讨厌。好不容易来到人世,却只是短暂的几十年,如果倒霉,十几年甚至是几年就完蛋了。于是,他开始有了修道学佛的念头。按照世俗的看法,修习道与佛是能不生不死的,他的人生观和思想,此时已经趋向消极了。根据儒家法则,王阳明需要守孝三年,京城太多好玩和好看的东西,王阳明在这三年时间里都没有机会体验了。

他虽然年纪小,但知道守孝三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他自然不可能像汉朝时期的人那样,每天大哭三次。他不哭,照常吃饭,只是很少笑,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由此来保持对母亲的敬重。

在这三年时间里,我们无从得知王阳明的头脑里都“做”了什么,只知道三年后,他突然改变了消极的态度,跑到关外去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王阳明是个聪明人,不像很多人一旦情绪低落时会放之任之,这是很不好的,时间一久会患上焦虑症。王阳明在这三年时间里很可能想明白了,人既然避免不了死亡,那何不把人生搞得更光彩夺目一些?古话讲,颓废地活和精神地活都是活着,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心情受罪呢?

他开始崇拜侠客,对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胆气深深赞许。就在15岁这年,他一个人偷偷地溜出京城,一路北上,游览了居庸三关。居庸关是北京长城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始建于秦朝。秦始皇驱赶一群草民在那里修建长城,完毕后,他认为这些人都是庸人,就把他们留下来守关,居庸关的名字由此而来。居庸关分下关、中关、上关三关,三关相距15里,出上关北门就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八达岭。

王阳明骑马到了下关,正沿着两山之间的小道行走时,突然有两个鞑靼人骑着马说笑着迎面走来。王阳明的武士精神油然而生,他对着两位鞑靼人大叫一声,拈弓搭箭,呼啸着朝他们冲了过去。两位鞑靼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交谈,突然听到一声大喊,一见是中原人,手里还举着弓,惊慌之下,一勒马缰,扭头就跑。王阳明大喊大叫,虚张声势追出了几里路后才停了下来。这就是诡诈,多年以后,他运用自如。

在戏弄了两位鞑靼人之后,王阳明站在长城上,南面是大明朝,而北面就是鞑靼。双方居然只是一墙之隔,他黯然神伤。长城外的蒙古人多次突破长城,土木堡之变让明王朝丢尽了颜面——明英宗被活捉,蒙古人兵临城下。若不是于谦组织了北京保卫战,现在的长城可能就是蒙古人的院墙了。

中国历代王朝,把长城晾在一边的只有唐朝和元朝,那些把长城当做救命稻草的,全是中看不中用的王朝。

王阳明突然想到了于谦。于谦是他心目中的伟人,也是他崇拜的军事家。当时,在蒙古兵临城下并且已突破外城的情况下,于谦居然可以化险为夷,王阳明很羡慕于谦的指挥才能,更为重要的是于谦的爱国精神。在京城,王阳明总在四处寻找于谦抗击蒙古人的历史遗迹,为此他还在于谦的祠堂前写下这样一联: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对于于谦,他只是专注于于谦的爱国精神和拯救祖国的本领,他从未曾想过于谦是被自己祖国的元首(明英宗)杀掉的。

王阳明出居庸关一事在他的年谱中被他的弟子大书特书,实际上,当时明朝人出居庸关是件很容易的事,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明朝与蒙古人达成和解,双方都用橄榄枝作为见面礼,而不是武器。王阳明这次出关之所以被大书特书,是因为他的目的与其他人大不相同。

他在长城附近,询问老头,因为他们是附近的活化石。在这些老头嘴中,王阳明知道了蒙古人的习性。此时,他就有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于是,他跑到蒙古人聚集地,跟他们融合,与他们赛马、比试箭法。那些蒙古人见王阳明小小年纪,谈吐不俗,又对武功一路极有悟性,称赞不已。王阳明在国外待了一个多月后才回到北京。

一回北京,先是被老父一顿臭骂,然后是被动要求壁思过。王阳明面壁时,莫名其妙地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去广西参拜了伏波将军庙,居然还写了一首诗:

卷甲归来马伏波,

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

六字题文尚不磨。

这位将军叫马援,活跃于东汉初期,是光武帝刘秀的顶梁柱。

马援经常对他手下说,咱当兵的就要不怕死,即使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拿马皮裹着尸体回去,这就是“马革裹尸”的典故。马援年老时请求率军出征广西,把在那里作乱的交趾打得哭爹喊娘。广西人为了纪念这位老将军,就建了一座伏波庙。多年以后,王阳明在广西平定叛乱后,真就到伏波庙里祭拜了一番。

如果此时还有人问王阳明何为第一等事,那他肯定会放开怀抱说,为万世开太平才是第一等事。

因为王阳明刚回到北京不久就听说,京城附近有叫石英、王勇的人,集合了一群盗贼在周边地区作乱,而刘千斤和石龙又在房县大石厂造反,率领荆湘流民数万,横冲直撞,杀官民无数。王阳明听到这样的消息,心情极为沉闷。

其实,明王朝从开始到结束,就没有一天消停过。要么是王爷作乱,要么就是北方的蒙古人南下袭扰,要么就是东南沿海的小日本鬼子上岸来抢劫,最后一种则是各地的反政府组织造反。他们大都是受到欺压的贫苦百姓,一旦组成一个大集体,人性的恶开始暴露,不仅仅杀官兵和富人,还杀和他们一样身份的老百姓。

王阳明年纪还小,即使他年纪已经很老时,依然无法明白,这是专制主义惹出来的祸。他只是想要天下太平,所以,他给中央政府提供了一份自己闭门造车的“平安策”。

“平安策”是老掉牙的“以德服人”,他要求皇上和百官们应该以品德作为武器,向天下人宣扬道德,并要求皇上作为道德楷模。总之,这是一封扯淡的策略,正如那些“我认为应该亲君子,远小人”的废话,没有一点用处,因为根本就没有说出方法来。王华看到他这个策略后,觉得太可笑:“你懂什么,治安缉盗要有具体办法,不是说几句现成话就能见效的。瓶子不满才晃荡。你还是先把你的学问做扎实了,再谈建功立业的事情吧。”

王阳明略有醒悟,但不深,持续的时间也不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