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寻衅上海滩(2)

自从1923年发生谋刺天皇的事件后,在御驾巡幸时沿途两边的警察都背向街道肃立,两眼紧盯着人群。按照历来的传统,人群是跪着的。当天皇的车队来到樱田门外警察署前转弯处马车减速时,混在人群中的李奉昌趁机将日制炸弹磕火,投了出去。不料,李奉昌误将副车当成了天皇的座车,随着轰然一声巨响,副车的车夫当即被炸死,车上的人却幸免于难。坐在前面马车上的裕仁天皇听到爆炸声后,惊慌失措,差一点摔出车外。驾车的驭马见状立即挥鞭催马,拉着天皇直奔樱田门内。

刺杀裕仁未果的李奉昌当场被捕,并被押至警察署。他拒不回答警察的询问,只是一再追问:“裕仁受伤没有?”当得知裕仁安然无恙后,不由得仰天长叹道:“大事未成啊!”

行刺天皇失败后,金九立即通过南洋报纸发表声明,警告日方不得杀害李奉昌,如若不然定遭更大报复。但日本法院还是于当年9月判处李奉昌死刑,并大肆宣扬犯人已经悔过。

裕仁在得知刺客身份后笑嘻嘻地说:“他一定是韩国独立党派来的。”当天下午,宫内侍从官木下称,这次谋杀未遂事件有助于裕仁重新获得对他日益失望的日本人民的同情。刺杀事件后,主管警务的内务相曾同内阁其他人员一起向裕仁奏请辞职。但裕仁看也不看,就将辞呈退给首相,要求内阁全体留任。

1932年1月5日,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板垣征四郎,从沈阳飞回东京,向裕仁天皇和日军参谋本部报告侵占中国东北的情况,随后参与制订在上海发动战争的计划。10日,板垣从东京给日本驻上海公使馆武官助理田中隆吉少将发电报:“‘满洲事变’按预定计划发展,但中央有人因列强反对仍持怀疑态度,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进行你策划的事变,将列强目光转向上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