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心(2)

我们任何的苦,不管程度大小、持续或间断,都是由心所生的。我们的心创造了一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和别人没有关系。每个人都在这舞台上扮演着他自己的角色,这就叫“生命”。有时候别人刚好在附近,我们就会想象是他要为我的不幸负责。可是事实上,我们的所有造作都是来自我们的内心。

在禅定中,我们越观察自己的念头,观照的力量就会越强。当我们观察到自己的心是刹那刹那地生起、暂住和息灭时,在思维过程中就会产生离欲,让我们不起执著。念头总是不停地来来去去,就像呼吸一样。假如一旦我们和它产生关系,就会有问题产生。我们相信我们拥有自己的念头,而且应该回应它们,特别是当它们有负面价值的时候。这就是苦的起源。

佛陀对努力修行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恶念未生令不生,恶念已生速令断。善念未生令生起,善念已生令增长。

这方法用得越纯熟,对我们就越有好处。这是我们的禅修训练之一。当学会了在禅定中不理会念头的生起,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妄念。当在数息中舍弃杂念时,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随时守护我们的心。我们越能舍离影响内在平静的妄念,就过得越轻松自在。心灵的平静不是槁木死灰,觉察到烦恼而随它去,这并不是压抑,平静的心是慈悲的心。

苦是自己创造的,也是自己让它继续存在的。假如我们真要去除苦的话,就必须小心地看守这颗心,因此需要观照的力量以观察内心的变化。是什么牵动了我们?我们是如何反应的?虽然有无数次的牵动,但反应永远只有两种:舍弃和渴求。

我们可以从任何事情上学习反省。今天有些出家众在银行里等很久,这是耐心的训练。不管这样的训练成功与否,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个学习的经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训练,也是挑战。这也就是人类的目的、存在世间的唯一理由。在这个小小星球上,我们用自己的时间来学习和成长。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当做是全人教育课程。其他的人生目的是错误的。

我们在这里只是过客,只能使用过客般的能力。假如我们花时间来观察自己——好恶、抗拒、拒绝、忧虑和恐惧——我们就会以最好的方式来生活。以这样的方式生活需要相当的工夫。佛陀称为“舍离”(samvega),这是感觉到必须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上,而不会等到未来,只要自己有时间,不必要特别找日子。每件事都能成为学习的经验,而唯一能实现的时间就是现在。

当我们遇到我们的老朋友“苦”的时候,我们应该问它:“你是从哪里来的?”当我们获得答案后,我们应该再问一遍,然后更深入一点。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我们不会马上就找到。我们会经过几个转折,然后才达到最后的答案,那就是“我”。当我们达到这里时,我们知道我们达到了一连串问题的终点,而且这也是观照的开始。然后我们可以观察这“我”是如何产生苦的。我们曾做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反应的?当我们看到原因的时候,或许就可以舍弃那种错误的见解。当我们看到原因和结果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忘记它们。滴水可穿石,一点一滴地我们逐渐地净化。每个时刻都是值得的。

如能经验到每一刻的专注,我们的心就会产生更多的力量。没有任何时间是虚掷的,假如我们能善巧运用的话,每一秒都非常重要。然后心的力量就会生起。珍惜生命的每一刻,是我们最好的生活方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