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某种恋爱(2)

我们一生至少会恋爱一次,而且我们会记住那种恋爱的感觉,特别是在两情相悦的时候。那种感觉实在是很棒,不是吗?其实这样的感觉也可能发生在我们对佛、法、僧的爱里,因为我们也是用心去爱他们。这可以成为永恒的恋情,而且无论我们在做什么事,永远都是为了我们所爱的人而做,所以容易上手。而且随时随地都充满了能量,不需要一再地充电;因为能量来自于确定和肯定,来自于全心全意的工作。

佛陀曾开示说,有方法能止息我们内心中所有的苦恼,能远离所有忧患、担心和恐惧,连心里头最微细的不快都能消除掉。当走上能息灭所有苦(dukkha)的解脱道时,我们就进入一种能完全净化自我的关系,而最后也有可能成为觉者之一。若能从这样的方式来理解皈依,我们将会获得极大的益处。

唤起感恩、奉献和尊敬之心的偈诵也可帮助我们记忆这个教法,引导我们走向智慧和开悟。以下是译自巴利文的偈子:

皈依佛——

佛陀真如是:

止息诸烦恼,圆满诸功德;

广大清净智,无量慈悲行;

善行永如是,无上人天师;

己悟及悟他,善巧说法要。

皈依法——

世尊圆满宣说法,此时此处得见闻,

下论古与今,引领众生见,

以法住心中,智者自得证。

皈依僧——

世尊僧团入正道,

世尊僧团入直道,

世尊僧团入实道,

世尊僧团入善道。

四双与八辈,

僧团善得果,

应供应礼敬,

世间无上田。

智慧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智慧是由听闻而来或者是阅读而来。当我们把这样的智慧经由内心思惟后,尝试着透过身、口、意来付诸实行,这就是第三层次的智慧。当我们不断地实践,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就会慢慢地净化,第二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的智慧就会产生。

我们多多少少都看过佛的雕像或画像。但无法真正知道佛陀长得什么样子,因为那时候没有照相机,也没有人帮佛陀画张像流传下来。我们今天所见的雕像或画像只是艺术家眼中佛陀应是如此的庄严和慈悲。

我们可以依据自己认为的圆满与庄严,在自己心中雕塑一尊佛陀的像,然后再装饰上金黄色的光芒,想象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然后把它放在我们的心中。这可以帮助我们去爱自己,同时也帮助我们去爱别人,因为我们了解他们心中也可能有一尊极其庄严的塑像。即使他们说的话和我们不一样,长得和我们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心中也可以有尊庄严的佛像。

除非我们能不舍昼夜地培养“对每个我们所遇见的人都能产生爱心”,不然就会错过生命中最能令我们喜悦的部分。假如我们真能够打开心扉,要快乐一点也不困难。看看那些置身热恋的人,一定有颗快乐的心。

当我们爱三宝时,就像是一场永不会失恋的恋爱,因为所爱的人不会突然跑掉或者移情别恋。而且因为我们对所爱的人永远都不够深入,所以永远会有新鲜事在等着我们。而当我们证悟时,整个意识都是我们的所爱——佛、法、僧三宝,那是直接的体证,所以更不可能会失恋了。

这是出世间的关系,而不是和某个会生老病死、不完美的人的关系。这是和圆满本身的关系,很难从人际关系中找到。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很庆幸。然而我们也要反省我们自身内在的不完美,清楚了解到三宝对我们的意义,然后爱和奉献会在我们心中生起。当我们看到了最伟大的美和纯净、最高的智慧时,自然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它。

我们需要感恩的事物太多了,而我们此刻能在这里也是因为我们的善业;佛法会保护修习佛法的人。我们会受保护是因为我们行为的反应是依于法,而且我们正走向解脱的道路。这是我们所能找的唯一安全处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