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斯特--打通德意志的血脉(1)

(1)

1833年12月31日深夜,成百上千的马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在德意志30多个邦和自由市之间的边界线上排起了长队。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马车们就呼啸着冲过了边界。

这可不是普鲁士或者别的哪个德意志邦搞的什么军事行动,更不是逃难的。它是各邦商人们自发的行为--从这一刻开始,德意志关税联盟诞生了,参加联盟的各个邦之间互相免收关税和过境税。

这个时刻对于德意志历史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37年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登基称帝的那一刻。因为,从这个时刻起,德意志的经济血脉开始畅通了。

促成这一伟大的时刻的,是全德意志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就是本章的主角:弗雷德里希·李斯特。

我敢保证,这位李斯特是《十个人的德意志》全篇总共十位主角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个,甚至有人会以为我要说的是那个匈牙利的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

这位弗雷德里希。李斯特不会弹钢琴,他是一位经济学家。跟前五章不一样,这一章不是他一个人的传记,他只是一个代表,德意志千年历史又一个最低点时的代表。

腓特烈大帝之后,德意志统一之前,也就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这个时候,德意志内忧外患,风波不断。所谓家贫思孝子,国破显忠臣,德意志的忠臣孝子们奋起挽救了民族,挽救了国家,而弗雷德里希。李斯特,正是这许许多多仁人志士中的一员。

1786年,神话一样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去世了。由于腓特烈大帝一辈子没儿没女,王位就交由他侄子来继承。

专制政体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确定继承人的方式--由于不是靠选举,而是靠投胎,所以就算是普鲁士王国这样有为的君主成串出现,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国王都像腓特烈大帝一样英明神武。他的继任者尽管也挺能干吧,但是比前任还是差了不止一两个数量级。

新国王通称腓特烈·威廉二世,是普鲁士王子奥古斯特·威廉和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公爵斐迪南·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女儿路易丝·艾米莉娅的儿子,1744年9月25日生于柏林。他爸爸是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第五个儿子,腓特烈大帝的弟弟,他母亲则是腓特烈大帝的王后的妹妹。本来他爸爸自己是普鲁士王位的继承人,但是1758年,他爸爸死在了腓特烈大帝的前头,所以,腓特烈·威廉二世就成为了普鲁士的王储。

这位腓特烈·威廉二世是个帅哥,据说小时候性情还挺温和的,而且天资聪颖,爱好文艺--他曾经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艺术赞助人,自己的私人乐队也名满欧洲。

刚继位的时候,腓特烈·威廉二世实施了一系列温和的政策,比如削减消费税、削减关税、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教育什么的,很是让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可是没过多久,腓特烈·威廉二世就开始显出了自己性格上意志薄弱、缺乏主见的一面:他逐渐被一个叫约翰。克里斯托弗·冯·沃尔纳的神棍给控制了。

在这个神棍的影响下,1788年腓特烈·威廉二世颁布宗教敕令,规定神职人员只能信仰新教,限制天主教的传播,这一年的12月18日,他又宣布了一套严厉的出版审查制度,压制言论自由。一时间,整个普鲁士的气氛开始变得死气沉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