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威德尔海(2)

经查实,才知是大自然演出的一场闹剧。正是这一场场闹剧,不知将多少船只引入歧途,有的竟为避虚幻的冰山而与真正的冰山相撞,有的受虚景迷惑而陷人流冰包围的绝境之中。

第二节?难以逾越的海域

1823年英国探险家威德尔首先到达于此而得名。威德尔海的最南端纬度高达南纬83°,其绝大部分处于南极圈内,是个地地道道的极地海域。威德尔海被称为“魔鬼”海域同样是因为那里的自然条件十分险恶,舰船一旦进入这片危机四伏的海域则险象环生,随时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只是由于南极圈内本就鲜有舰船航行,自从1914年英国探险船“英迪兰斯”号在威德尔海遇难之后,这“魔鬼”海域的恶名远扬,从此让各国的探险、考察舰船对威德尔海望而生畏裹足不前,很少有舰船敢越雷池一步。所以被这片“魔鬼”海域吞噬的舰船为数不多,其险恶的名声不如百慕大三角那样彰著。

威德尔海的凶险首先来源于流冰。南极的夏季,在威德尔海北部经常可见大片大片的流冰群。这些漂浮在海面上硕大无比的冰块群,一眼望去尤如海面上漂浮着一片连绵起伏的白色山峦。一座座小冰山首尾相接,联成一片。有的冰山高达几十米、上百米,方圆若干平方公里,甚至更大。

流冰借助着极地狂暴的大风肆虐于威德尔海。在刮南风时,流冰由南向北漂移,由于海面越来越开阔,流冰群也扩散开来,这时庞大的流冰块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舰船足以在流冰群内自由穿梭航行。然而一旦北风刮起,流冰便会向南漂移归拢,这些随风漂流的大大小小冰山相互碰撞挤压,发出一阵阵震撼天地的隆隆巨响,不禁令人胆战心惊。这时若有舰船没能及时从流冰群间逃脱,那么被流冰包围后船沉人亡灾祸一触即发。即使不被流冰冲撞挤毁,舰船至少被禁锢在这茫茫的冰海动弹不得,也许只能待在冰海中等待第二年夏季来临,待到一年之后南风大作时才有可能冲出威德尔海而脱险。

可是困在冰海的艰险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且不说船上所存的食品和燃料有限,怎能维持一年的消耗,威德尔海域随之而来的冰雪严寒便要了船上人员的命。极地漫长冬季的暴风雪威力无穷,它的扫荡使绝大部分陷入困境的舰船无法在这片“魔鬼”海域安然过冬,结果往往以船损人亡而告终。这些被流冰群封锢在那里的舰船,也许就此永远长眠在这“魔鬼”海域之中了,所以,在威德尔海等南极边缘海域航行的舰船一直是“顶风而行”的。这已成了各国探险、考察队长期严守的信条:趁刮南风之机,抓紧向南极前进;风向一旦转变,北风乍起(最好在北风刮起之前)就必须及时顶风北上,尽快航离南极。稍一耽误,便可能在北风盛行之下落得个被冰封于威德尔“魔鬼”海域的危险下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