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性2 永远不要指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1)

谁都有错误和缺点,人与人的关系好坏取决于对待错误和缺点的态度,总是提及他人错误和缺点的人是世界上最讨厌的人,反之,则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指责别人,其实就是否认了他人的智慧,否认了他的价值,否认了他的尊严,否认了他的人格,否认了他的自信。指责只会带来怨恨和冲突,相反,赞美却避免了这一系列问题。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看到王友用泥沙砸班上男生,当即制止,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放学后,陶行知回校长室时见王友已经等在门口。便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

“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刻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泥沙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且有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又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

陶行知掏出第四块糖果微笑着递给王友:“为了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了,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王友是幸运的,遇到这样伟大的校长!这样的赞美沟通,是多么的精彩!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很难成为教育家,但这样的交流方式没有人不被感动,那种胸襟,那种自然流露的语言,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内心。

赞美的沟通方式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胸怀和心境,它会让你的自信和修养、同情和仁爱升华为宽容。一个人倘若发现他人身上的美,并由衷地赞美,自己的襟怀也会变得宽广,更加虚怀若谷;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赞美,自信心会增强,心情会舒畅,会觉得天更蓝,水更清,花更红,人更亲。把赞美的阳光慷慨地施与别人,既鼓舞了他人的心,又愉悦了自己,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将被试者分为四组,在诱因不同的4种情况下分别完成任务。第一组是赞美组,每次工作之后就给予赞美与鼓励;第二组是受训组,每次工作之后就对其严加训斥;第三组是被忽视组,不对其进行评价,只让他们静听别的两组受赞美与挨批评;第四组是控制组,让他们和前三组隔离,不给予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前三组的工作成绩都比控制组优秀,赞美组与训斥组显然比忽视组优秀,而且赞美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说明:对于工作结果及时给予评价,能够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适当赞美的效果显然比批评要好,而批评的效果要优于不给予评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