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学区房看上去就很美(1)

开卷就有趣

还是传说,30XX年,美国不甘心失败,二次入侵中国,这次他们把目标放到了上海。伟大的上海人民奋起反击,把美军赶出中国领土。

战争结束后,美国再次总结经验教训——

时间错误,星期五晚上来攻击,结果军车根本走不动,按喇叭都不好使,没人搭理,还不时有加塞的,根本就没有前进速度。

花费大量的时间,装备空运浮桥,结果发现上海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湖”,全是开发商的广告宣传,贻误战机。

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尽千辛万苦成功突入中环后,来到五角场,再也没有转出来。

最重要的是,美国总司令去前线视察部队,落入无盖阴井里身亡,士气大跌。据传中国政府正为授予开发商还是物业公司为民族英雄而苦恼。

房虫人物:周阿姨

起步资金:31万元

如今身家:500多万元存款,学区房7套

房虫心得:学区房目前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周阿姨原来是会计,现在退休在家,专门含饴弄孙。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经成家立业。大孙子11岁,外孙子5岁,还有个在摇篮里的小孙女。周阿姨笑称,中国老人就这样,一辈子为孩子当牛做马,操心受累,特别心甘情愿。当时自己投资学区房就是为了让大孙子能上个好小学。

周阿姨说自己书读得不多,但是也知道什么叫“孟母三迁”。古代人都知道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老人都存这样的痴心,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切都要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孩子进入个好小学,就能上重点初中、高中,最后读名牌大学。所以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成为我们家长的第一个目标。现在是怎么回事,学区房就是分布在好学校周边的房产。根据国家政策“就近入学”的相关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凡片区内的适龄儿童,皆可免试就读。

自己是在2003年接触到学区房的概念,那个时候大孙子4岁,快上小学了。户口所在的街道根本就没有好小学,儿子愁眉苦脸准备凑“择校费”。周阿姨不同意,没准老师会对择校生另眼相看,不能一视同仁。最好的小学在老城区的中心,她早就物色好小学旁边的一个房子,就在“片儿”里。房子不贵,不过很小,就她和老伴带着孙子搬过去,住学校旁边,接送伺候都方便,孙子还不用挨冻受苦。

周阿姨兴冲冲地去找那个房子的业主,没有想到业主告诉她房子刚卖。买房子的也是为了孩子。买房人的孩子才两岁就开始未雨绸缪了。周阿姨没有想到,学区房居然这样抢手。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又淘到一所学区房,没有原来的户型好,价钱还贵,31万元,几乎是周阿姨的全部家当。没办法,为了孙子的教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不过通过这件事,周阿姨琢磨出点门道,怪不得说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挣。有专家指点她说,学区房可能是唯一不受调控政策影响的投资品种。想到她还有两个小孙孙,周阿姨决定要在学区房上展一下拳脚。

周阿姨从事多年的会计工作,一辈子都和钱打交道,她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仔细了解学区房的动向,原来学区房不是固定的,并不是你在学校附近,就能够就近上学。划分学区的原则是根据当年区域内适龄学生的数量合理匹配教育资源。当学生数量超过资源承受范围,就有会调整。所以说学区都不是固定的,周阿姨仔细地找到几年内学校的招生简章,里面都有明确的学区界定。学校在扩建,周阿姨敏感地感觉到,学校很快就要扩大招生,她从学校最可能的划分区域入手,举家借款买了两套老公房。房子买了,小儿子差点没跳起来,自己妈精明了一辈子,咋还糊涂了呢,这两套房子冬天冷夏天热,破烂得几乎是危房了,谁能买了去住?

周阿姨的押宝果然押对了。仅仅一街之隔的两套公房一下子身价数倍涨起来,甚至有人上门来拿地段非常好、三室一厅的电梯花园套间换取一间老公房,让周阿姨在短时间内就赚得了几十万元。周阿姨这下彻底扑腾到炒楼大军里,不炒别的,专炒学区房。没事就在学校旁边转悠,拿着学校的招生简章一个字一个字地品,恨不得把里面的内容吃透,看见合适的房子就软磨硬泡,不买好的,不买贵的,专门挑品相一般,哪怕破烂、地点金贵的房子。既好讲价又容易找到下家。不过,周阿姨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别小看了这种房子,里面也是有学问的。你知道它值钱,我知道它值钱,房地产中介就更知道它值钱了,现在学区房的信息铺天盖地,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能轻易信人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