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房市博弈不能站错队伍(1)

开卷就有趣

某公司年终聚会,自上而下都喝得烂醉。某高级职员有点得意,脱口而出:“公司对我还是不错的,我年收入8万元~15万元,六环外的房子爱买哪儿买哪儿。”

部门经理呸了一口:“这有什么得意的,我年收入15万元~30万元,五环外的房子爱买哪儿买哪儿。”

总经理十分不屑:“我年薪30万元~100万元,四环外的房子爱买哪儿买哪儿。”

公司里最丰满漂亮的总裁助理突然发言:“总裁昨天晚上在床上答应给我的年薪100万元~300万元,三环外的房子爱买哪儿买哪儿。”

这时候和她同一等级的职员甲哭了:“我年收入3万元以下,自己在三环内刨个坑爱埋哪儿埋哪儿。”

房虫人物:董建昌

起步资金:5000元

如今身家:获风险投资千万元

房虫心得:驴肝肺和好心只在一念之差

董建昌是一个很小心翼翼又很讲究彩头的人,从他公司的格局就能看出来。他租的写字楼,前面是立交桥,后面是高层大厦,有点“以我为中心”的意思。这个地段的房子很贵,但是他还是租了下来。总经理办公室是套间,沙发的摆放围成一个U型,型口朝着他的办公桌。据风水上讲,这样聚财。董建昌一直不太好意思承认自己是房产投资人,更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IT行业的工程师。

他的确是计算机工程师,最喜欢的前辈就是360的周鸿祎。这很容易理解,周鸿祎有江湖气,好勇斗狠,而董建昌更多时候是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还在起步阶段的事业,人都是很容易喜欢上和自己完全不同的风格做派。而他们骨子里有一样很相似的东西,就是对成功充满着极度的渴望。

董建昌经营的网站是房地产网站。现在在网络上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鸡肋网站,如果做得好,有数量惊人的浏览量,房产开发商给个千八百万的广告费就和过家家似的。如果做得不好,跪在地上求开发商“施舍”,人家还嫌弃网站的层次配不上他们品质“高档”的社区呢。有点尴尬的是,董建昌的网站就处于鸡肋的地位,每次和开发商谈广告位,就有点看晚娘脸的意思,谈得小心翼翼,生怕要多了惹得开发商不高兴、不舒服。

老董苦苦地想着突围之路,甚至做起了建材板的生意,和一些建材厂家联系卖广告位,惹来同行的嗤笑:吃这种“边脚料”,也就出息到头了。老董憋了一肚子的气,他仔细揣摩同类房地产网站的优劣势。自己起步晚,底子薄,信息量也少。几次下本改进,收获不大。有一天,他百无聊赖地点开团购网,脑子里灵光一现,自己干嘛不弄个团购买房呢?就算报团的人寥寥无几,也算为网站做一次免费宣传啊!

他把这次团购宣传定位为“人多力量大,房子也可以团购”,只需要一元的报名费即可参加。整合他手中的开发商资源,对新开盘的几个楼盘“团购”。还在当地媒体报纸上登了大篇幅的广告,“百团大战抄底进行时……”没想到,一夜之间,报名的人达到3000名。董建昌差点没乐疯了,他和他的团队并没有以组织者的身份亮相,而是潜伏在看房者中,示范签单,充当了“活跃”的买家。一下子帮当天开盘的楼盘卖出30多套房子。

开发商很高兴,有人帮着他们组团忽悠卖房子,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改变了开发商原有的坐销形式,扩大了客户群体的来源和销售渠道,也能留住顾客,省了很多中间环节。开发商很“大气”地包揽了董建昌这次团购的全部组织费,并且重金在他的网站上买下广告位。

董建昌一鼓作气,先后组织了七八个看房团,越来越轻车熟路,越弄规模越大。他一下子成了开发商眼里的“香饽饽”,而纸是包不住火的,这时候有人提出质疑,这样多的刚性需求被开发商所知,开发商会不会先涨价然后再打折?开发商和看房团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利益交易?

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网络上频繁的质疑,甚至有人打“3·15”投诉他“诈骗”,看房报名的人也越来越寥寥无几。董建昌一下子陷入了一种困顿。他想起了精神上的“老恩师”周鸿祎。

周鸿祎创立了3721网站,因为名利之争忽视了用户的利益。现在3721还背负着流氓软件的骂名,自己是不是也在走周鸿祎的老路?过于重利而忽视客户的根本利益?现在自己造成“竭泽而渔”的局面,以后生存都是问题,谈何发展?想到这里,董建昌决定要改一改自己的思路,从客户出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