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执著,错在太执著

对肉身与识心,不可不执著,不可太执著,不可不重视,不可太重视。识心须通过肉身来保持,本心须通过识心去认证,故不可不重视不执著;但肉身与识心毕竟不是本心,故不必太重视太执著。

——《无相大光明论》

常听人说:贵在坚持!一旦认准目标就不能放弃,千方百计、百折不挠、不惜代价……确实,坚持不懈往往能够出现奇迹,让人惊讶。有些人碰上事业低谷,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但如果轻言放弃,又如何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许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人,就是因为少了执著,因为生活中有太多诱惑你远离目标的事物。没有执著,就会如大海上航行的无舵之舟、随波逐流的无根之萍,因为没有方向,所以找不到归宿。

但是,漫漫人生路,你是否有时太过执著?世间有太多的美好,对于不曾拥有的,我们苦苦追求,一相情愿地执著。若有所获,更让人以为执著才是美。但经历了人世沧桑后,你会明白,有些时候,有些事情,该执著的执著,该放弃的放弃,顺其自然便是美,平平淡淡才是真。也许,你正拥有的时候却也在失去,只是你不自知而已;而当我们放弃的时候,却往往能重新拥有。万事万物,我们难以绝对把握,过于执著就很难走出自己。

其实,执著本为佛教用语,是说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死磕到底。对于“执著”一词,有两方面的含义,正面的理解是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持之以恒;反面的理解则是固执己见,顽固不化。其实,正反之别,只在人的一念之间。南怀瑾在以佛评道时说过,道家的一大毛病就是太执著,不走空。所以等到一发生现象、作用的时候,要立刻空掉它,就比较难。

晁错是汉初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论守边疏》《论贵粟疏》都是经典文章,他本人也算是官运亨通,官至御史大夫。一天,中尉陈嘉请晁错到东市去,晁错以为景帝找他有事呢,还更衣打扮了一番。谁知这一去竟是不归路:被腰斩了。司马迁记载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于东市。”

事情的缘由其实很简单,晁错三番五次要削藩,吴王、楚王以“除晁错,清君侧”为由起兵造反,汉景帝无奈之下让晁错当了替罪羊,平息祸乱。晁错之死就在于他太执著。他虽然学富五车,却胸无城府,是个书生意气十足的官员,不是个成熟的政治家。毕竟,作为一个政治家,不能太执著。晁错偏是那种一条路走到黑、执著到底的人,他的一位长辈知道他执意要“削藩”竟然服毒自杀,这也没能让晁错有所动摇。

客观而言,对于吴楚之乱晁错的认识是正确而有远见的,他早就说过“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祸患迟早要来。心系国家安定,向皇上陈述己见是臣子之责,但这事的处理要审时度势,相机而行,应该讲究策略,坚持而不失灵活,妥协而不失原则。汉初的治国哲学是极力推崇黄老之道,奉行“治大国如烹小鲜”、“垂衣裳而治天下”的准则。而他却想大刀阔斧搞改革,这是极为不合时宜之事。比他晚几百年的苏东坡说过这样的话:太平盛世之时,对于潜在祸端朝廷大刀阔斧地处理往往是祸端临头。

盛世削藩,本为大忌。晁错实在不该太过执著于一己之见,退一步讲,可以坚持自己的方向,但又何必固执于自己的方法?所以他不能堪当大任,他的执著于国不利,他的死,于己不值。

执著不该执著的是无能,放弃该放弃的是明智。佛家的智慧不仅是指点信徒修行,也能指点世人生活。如果凡事太执著,就会活得很累。殊不知,人的一生中,执著的背后有多少艰辛的汗水,放弃又有多少无奈的泪水。执著还是放弃,不过是人生一种处理或选择的方式。

佛说一切执迷都是错,人们应当清静无为。“无着无依智慧力”就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死心眼执著任何事物,凡事拿得起、放得下,了无牵挂,自由自在。反之,现实中许多人心情抑郁,究其原因往往是自己太执著了,难以割舍,不能放下,而这个愿望却根本不能实现,于是像一张网将这个人越缠越紧,终于作茧自缚,使自己喘不过气来。

当今这个经济社会,有时难以分清什么是执迷,什么又是执著。每一个人总是活在自己的感受里,执著于“心”的感受,不免饱受折磨产生种种烦恼。过于执著,反而容易迷失自我,难免陷入歧途。执著金钱就困在“钱”里,执著爱情就困在“情”里,因为固执感念,不免感到痛苦和矛盾。如果没有执著,也就没有牵挂。《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要学会放下“执著”,放下挂碍,放下贪恋,只管体悟当下的真实,不去追悔过去,不去妄想未来,就是生活的真味。

人们学佛,也要学会过一种不执著的生活。一名农村妇女满心委屈地对一位居士诉苦:“我的丈夫经常无缘无故地打我,我十分痛苦。为什么别人信佛过得都很顺心,我也信佛啊,难道佛祖不保佑我吗?”那位居士说:“女施主,这是你上辈子欠他的,今生偿还上辈子欠你丈夫的债,你要忍耐、修行,来世方有好报。”居士的回答让旁人愤愤不平,难道这名妇女就注定要挨打被骂,只能谋求来生幸福?

倒是旁边的一位智者对妇女说:“信佛如果能让你变得善良,心情愉快,这就不是坏事。但信什么都不要太执著,不是佛经让你忍耐你就忍耐,为了正确的事,你也可以有所突破,未必不能得到正果。”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