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省心录》

出世、入世本是佛学语言,但这种精神并非佛教专有,道家、儒家都有类似的理念,只是因佛教声望而为人熟知。南怀瑾在《宗镜录略讲》里说,出世和入世是佛法大乘的精神道理所在,要想出世,必须曾深入世间,透彻人情世故,洞悉世间理法,然后才能谈出世,修炼跳出世间困扰的出离心;入世,往小里说是要创造事业,往大里说就要济世救人。没有出世的真精神、真心性,就谈入世的圣人事业,容易被世间因缘牵引堕落。

南怀瑾教育弟子修炼理想人格,就是用孔孟的处世方法,学道家的逍遥功夫,参佛家的理性奥义,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后,出世成佛,入世己立,乃至立人而及天下,成为有用之人,能为他人不能之事。他在《狂言十二辞》中以亦庄亦谐的笔调说:“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鬼半人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我们不妨将其视为先生的自画像。

2005年9月,李敖来到北京法源寺参观,有记者追问李敖:出世和入世相比较,更喜欢哪一个?后者巧妙地迂回:“能入世才能出世,反过来也一样。”李敖的回答就是要二者兼顾,不分彼此。所以他反对在入世之前就出世。四大皆空也不仅是跑到庙里当和尚,低眉合什,念念有词,如果只是那样,那他就是个自私的家伙,没有真正地解脱,也谈不上真正的人生。

他主张要从出世以后再回到入世,“看破红尘”以后再回到红尘,经过一次升华而达到返璞归真,如此才会“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为此,他十分崇拜具有这种境界的高人——王安石,因为他努力救世,不计得失,进退疾徐,从容无比,是具有真佛心的特立独行者、大丈夫。

王安石写过一首题目为《梦》的七绝诗,诗中这样写道:

知世如梦无所求,

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

成就河沙梦功德。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认为人生如梦,并无可求,所以他心如止水,什么都不追求。但在一个境界与另一个境界的跳跃间,他为世间留下数不清的功德。所以,李敖会感慨:这种境界才是深通佛法的境界,这种人才是先出世再入世的智者、仁者、勇者。

其实,王安石早年勇于救世,对强调出世的佛教并不认同,后来经过反省,始悟进退出入之理,不可妄分高下。所以他才会在《读〈蜀志〉》一诗中评说刘备之不足。刘备于乱世之中立志救国,对许汜“求田问舍,言无可采”,认为他不知忧国而忘家,没有救世之意。但王安石慧眼独具地看到:三家逐鹿,于身于世并无好处,世人只知入世而不知出世,结果徒自劳苦,有失高明。

佛门的精神是先把自己变得虚妄,领悟“空”的真谛,在一无可恋、一无可惜后从头再来,把妄成真,死去活来。出世以后再入世,就是“看破红尘”再回到红尘,所谓目中有身、心中无身,这才是真正修成正果,而王安石等高人都到了这种火候,哪怕最后以杀身成仁成其一舍,也要此梦成真、此生不枉。

没有入世的脚步,就登不上出世的峰巅,难脱世俗,身心囹圄;缺乏出世的眼光,则看不透人世的风云,难享人生,不得悠闲。若合二者之长,当以出世之精升华于入世之体,以入世之业促进出世之义。做到此种境界的人不多,弘一法师算得一个,其传奇一生以出世与入世为界分为两段,而这两段之间又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之前是风流才子擅长音律诗画,潇洒多情怀拥如花美眷,后来终于皈依佛门,成了一代宗师。

在入世之时就有出世的意识,所以他的为人超凡脱俗,他的艺术清新雅致。选择出世,他找到入世生活的自然归宿,所以能持守清苦,自得其趣。朱光潜先生说弘一法师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因为他出世并非不问世事。如在抗战期间,他鲜明地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所以,他出世并非厌世,也非逃避,只是对诗意栖居人生境地的一种追求而已。 难怪张爱玲会感叹:“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的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中国的圣人都是既入世又出世的”,其实外国的圣人也多是如此,比如印度的圣雄甘地。甘地是印度人中的青年才俊,活得很潇洒,但在英国人看来他就是三等公民,所以会被英国人车长从火车一等车厢抛出来。这让甘地猛然觉醒:个人尊严与国家尊严密切相关,覆巢之下绝无完卵。在树立了争取印度独立自主的远大目标后,甘地决心放弃个人安逸,扔掉西装革履,换上粗布拖鞋,不吃山珍海味,只吃素菜粗粮,与百姓打成一片,激起人民的共鸣。甘地能够出世,甘于过苦行僧的生活而不觉苦,他又有入世的抱负,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心来普度众生。主动绝食与不怕坐牢是甘地制胜的两件大法宝,虽然他日益瘦弱,但人民却逐渐壮大,终于赢得祖国的自由。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既不能入世太深,也不能超脱出世,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不妨将此言视为你的人生指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