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操纵汇率?

除了一再为中美贸易制造麻烦,美国在经济危机后对中国的抱怨也从来未曾停歇。美国政府十分擅长在大难临头之际对中国的高储蓄率问题指指点点,或是把救世主的帽子扣在我们头上。这看似相互矛盾的行为背后其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那就是把金融危机的罪责和全球经济复苏的责任同时推到中国身上。这是中国和美国私下的“较量”。

奥巴马竞选期间,就有中国“操纵汇率说”,并声称美国将通过各种外交途径寻求中国在汇率方面做出改变。“操纵汇率说”背后便是“中国责任论”。所谓“中国责任论”,是将中国的高储蓄率定位或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美国部分官员和学者持有这种观点,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中国人的高额储蓄。其“逻辑”为,次贷危机只不过是金融危机的征兆,危机的起因是全球金融的失衡,而造成这种失衡的原因是中国的高储蓄率,中国政府因此需要把人民币汇率保持低位以保证经济增长,这种操纵汇率的行为开启了亚洲国家的汇率操控战,进而导致各国顺差流入国际金融市场,引发金融危机。

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答复法新社时说:中国从未使用所谓的货币操纵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利益,对中国汇率问题进行毫无事实根据的指责,只会挑起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对所谓的“中国责任论”,我国官员则口径一致,将矛头指向美国,新华社也发表文章,认为“美国首先应减少财政赤字,提高储蓄率,美元政策不能一味追求美国一国的经济政策目标,要负起大国与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的责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接受采访时的回答)。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始前夕,我国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发表言论称,作为美国国债的重要投资者,中国关注美国的经济形势……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将本着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来决定是否进一步购买美国国债。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对于美国国债的持有行为对美国有着至深的意义,朱光耀把中国的筹码甩出,是在“放话”给美国,中国手中所握的是美元,也是美国经济的部分未来。

纵观美国在博弈中针对中国的指责,在经济范围内主要集中于高储蓄率、操纵汇率和经济增长模式上,对此,中国一方面应据理力争,同时指出美国在金融监管、美元贬值、贸易保护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不应为反而反,而是要积极接受美方意见的可取之处,这无论是对中国自身的发展还是双方关系的改善,都是有益无害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