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一次兴味盎然的“读城”之旅

一、缘起·互动

没有想到会这么天南海北地读城,而且是和全国不同城市的作家一起读。这些作家有的早已相熟,有的素昧平生。但现在,经过了漫长的三个月合作,我统统叫他们“和我一起读城的战友”。栏目是依着去年奥运火炬传递而起,最后叫“作家读城”。就是火炬传到每一个城市,当地作家写一篇自己城市的文章。我的角色相当于接棒手,接过的不是火炬,而是那些新鲜独特的文字。我读它们,等于重新触摸了一下中国版图上熟悉与不熟悉的城市,也等于再次品读了作家本身——虽然文未必一定如其人,但是看他们在螺丝壳里做道场,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意外之笔,的确能激起我对他们人与作品的格外兴趣。

“读城”三个月,越来越有影响,至今,还有一些人记得去年奥运期间的这个栏目,他们对我说:你们报纸的这个创意好——有规模、又独到,还有文化含量、文字之美。而我的思维,立马会跳到去年四月报社的一次闲谈。有晚报总编任欢迎在、还有主管文化等版面的副总李光。他们正在讨论一个创意——奥运是体育,也是文化,火炬既然要走全国那么多城市,何不向读者介绍展示一下那些城市。而由什么人来写,写成什么样,正是当时他们费心思索之处。叫我来,大概想听听更多属下人的想法。最后,一致的看法是:由当地作家读。他们对居住的城市,总是有话可说。创意交我实现,当即还划定了篇幅。1500字,三个月连续刊登,这样的规模,在晚报,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领导的意思很明确:彰显城市的文化个性,尊重作家的自由表达。

如此的领命而去,开始是兴奋,很快转为焦灼。以我对作家个性的了解,他们大多并不喜做命题作文,规定动作是必有之义,想伸展开来也属戴镣铐跳舞,怎么说动他们,我在心里打鼓。是一些相熟的作家朋友给我信心,答应我的同时,还为我推荐合适人选。看得出,这是建立在对彼此文字欣赏基础上的推荐,让我有了约稿底气:如果我能保证前面“读城”文字的作家水准,后面的事情就可能是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事情果然如我想象——读到后来,已经变成全国作家大串联。他们彼此在互动、较劲、切磋与沟通,读者也在通过我们与他们互动,因为正是他们的文字,唤起了这些客居北京的读者的思乡之情。

这也是“读城”越到后来,越是兴味盎然之处。在我看来,它达成了几个方面的互动:一项体育盛事与城市文化的互动、一个报纸与一批全国作家的互动,一篇文章所言说的城市与其它城市的互动,还有作家与他所写之城家乡人的互动。

二、阅读·奇想

报纸是必须讲名家效应的,尤其是在注重眼球经济的今天。作为“读城栏目”作家的选定,我们也当然看重名家。但同时,我们也考虑作家与这个栏目的贴合度。之所以请一些评论家作为幕后推荐,也就是想以此扩大视野,寻觅最佳人选。所以,在此成书,我仍然得意读城的作家是由这么一些阵容组成:贾平凹、张炜、李锐、方方、苏童、马丽华、高建群、红柯、麦家、东西、迟子建等驰骋文学疆场多年的小说家;朱文颖、金仁顺、李修文、乔叶、王小柔这样年轻的新锐;谢友顺、南帆、何向阳、费振钟这样有深刻见地的评论家,还有鲍尔吉·原野、素素这样讲究精耕细作的散文家,以及李启达这样在自行车轮上过生活的旅行玩家。作为约稿组稿之人,我是他们的第一读者,当然很想说说对这些约来文章的喜爱,又很担心挂一漏万。有朋友便建议我对每个作家做一个印象式点评。这方法听来冒险,确是我乐意所为,既然他们是我读城的战友,这种交流也是有趣。何况他们个个业内高手,也未必会计较我点评中的不当之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