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一条双向道

“双向”不仅是觉得被了解、有价值,而且有“分享”的成分(和某人站在同一阵线上)。在双向的沟通中,不单单是“我”,更重要的是“我们”;我们自己的经验因与人分享而更显得充实圆满。

当我想与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感受时,对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我真的想被了解、被当成一回事,而且被欣赏(说“分享”还太委婉了些,我们真正要的是表达自己,而且让对方真正听到)。是那个“我”想要被确认与肯定!我看到《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上一则很有趣的漫画,立刻就想要与某人分享(在这儿,“分享”是很恰当的,因为是一种寻求双向的、共同的经验),在这个例子中,我没有想被人尊敬或被肯定我的价值,我只想分享欢笑。

如心理学家乔西森(Ruthellen Josselson)在《我们之间的距离》(The Space between Us)一书中所说的,“双向”具有莫大的威力,却常被人们忽略。我们在年轻、精力充沛的时候,在生活还没有把我们的神经弄钝之前,那种追求彼此了解的渴望,在我们急切要找寻一位心灵伴侣中表露无遗。我们在人群中寻觅一位特别的人,希望可以与他分享快乐时光及深沉的思想。

“双向”就是我们每天在生活中互相交换的东西,我们交换有关总统最近失态的评论,抱怨天气,天南地北地闲扯一天当中所发生的事,不是什么重大事件,就只是生活,及分享一些人类共同的经验。有位女士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出差期间,一天要结束之前,打电话给我丈夫,告诉他会议开得不错,这里在下雨,或者我忘了把一双好鞋包起来了。”这位女士其实不需要任何东西,她打电话只是分享每天的生活观察、想法及抱怨,不然的话,那些东西就会累积起来成为我们独自承担的包袱。

大部分有关人际关系的理论都强调联系的重要性,不管是强调双向,或是“自我物”的功能,是依附关系,还是关心,这些联系的模式,都是试图把你我间的距离拉近的途径。所有的联系模式都说明了一项事实——语言是联系双方的主要方式,而被倾听是被了解与欣赏的主要途径。“被欣赏”并不是指“被仰慕”,而是别人能认可、接受我们认为自己是怎么样的人。当我们谈到自己处于低潮时期,别人告诉我们说我们有多棒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只是要让别人知道我们的不如意,我们想要“被了解”。

我们偶尔会想起自己被误解或伤害的程度,远比别人所知道的还要多,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看到,而他们也只是看到他们所能看,也愿意看到的,他们也只知道我们告诉他们的部分,其余的就是隐私、神秘的部分了。

我们是经由“同理的反应”(empathic responsiveness)来被了解的,这就是科胡特所谓的“镜映”(mirroring)。好的倾听者(或“镜映的自我物”〔mirroring selfobject〕)能欣赏我们是谁,接受我们所表达的感觉及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被了解、被知道,也被接受。

同理心(人与人之间的呼应)是健康情绪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经由适当的“镜映”,那个真实又生意盎然的自我就会及时成形。被倾听及被欣赏的孩子,有更好的机会成长得更完整,而被倾听及被欣赏的成人也因此更能继续感受到有人听他说话,也有人欣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