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

有位导演说在筹备一个周总理关心荒漠治理的戏,问我想不想演个角色。我说我不会演戏,但是可以为总理拎个包啥的。导演说,那你就当秘书吧。可以设计一下台词,你来回答总理两个问题。然后他用周总理的口音和语气,绘声绘色地问我:秘书同志,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这么多年了,沙尘暴怎么没有减少呢?

对一次错误预报的感激

近日一位外行业的领导来参观,他说需要认真地感谢一次错误的天气预报。

那时他刚参加工作,经人介绍和一位姑娘约会。那时候不像现在双休日,赶上一个星期天不容易,他像备考一样准备。从头到脚地精装修,只要插上花就是新郎。而且提前看了天气预报。天气,晴。

出门的时候的确很晴,两个人也在公园顺利接上了头。但就在双方尚处于全神贯注打探虚实的侦察阶段的时候,下雨了!公园里,突然降临的雨搅了所有人的局。说时迟,那时快,这位小伙子脱下西装,变成姑娘的临时雨伞,他掩护着姑娘,边掩护边撤退,身手敏捷地上演了一部英雄救美的大片。来自老天爷的意外考验激发了他的呵护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潜能。这个偶像剧情节和他本色“演技”成为一段姻缘的起点,也成为他们夫妻经常回味的第一次。最后那件曾被雨水浸透的西装用在了婚礼上,成为一种美丽的初始见证。

他说,如果没有那场雨,以他慢热的个性,他可能还要在求偶的道路上摸索很长时间。所以他一直对无意报错那天天气的人心存感激。

我们按照他提供的日期核对了一下,很遗憾,为他报错天气的那个人不是我,那时候我还没入道呢,在场的人无人能够领受他诚恳的谢意。

帐篷的颜色

遮风挡雨的救灾帐篷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很多帐篷当中的自然温度高达37度以上。

当下,我觉得没有必要计较和苛求帐篷颜色的问题。不过,有人提出今后若以更为科学的标准救灾,需要考虑救灾帐篷的颜色问题。

在阳光下,颜色越深,吸收热量越多;颜色越浅,吸收热量越少。所以在炽热的烈日下,阿拉伯人以白色的长袍减少热量吸收和紫外线灼伤。

在比较炎热的季节,浅颜色的帐篷是首选,在相对寒凉的季节,深颜色的帐篷是首选。

细微之处,亦体现更加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

合情合理的数落

天阴沉沉的。早晨刚睁眼,夫人看见我醒了,便语速飞快地说:“北京这是晴天吗?昨天晚上报错了还情有可原,但都到了早晨8点钟了,城市预报里还一口咬定北京今天是晴天,最高气温19度!我们不懂气象,但我们也知道这叫阴天。要么你们有本事请个专家再解释一下现在阴沉沉的天气其实也是晴天。”

我非常十分以及极其诚恳地接受。预报不是不能有错误,但检验专业人士科学品质的唯一标准就是他(她)面对错误的态度,在错误中减少错误产生的缘由,才能避免出现多余的类似错误。24日在值班的时候,一位前辈教育我:人家都是按住错误,你怎么还把它拎起来;人家尽量把话说得越模糊越好,你怎么……我同样接受,因为那也是合情合理的经验之谈。

错误总是难免的,但只有不乐于原谅自己的人才能够进步。前两天我们几个同事在相互庆贺,因为我们针对北京10月8日、21日的降雨进行重点报道,结果雨真的下了,还很有声势,19日和20日预报上海23日霜降时入秋,结果正确;预报沈阳20日入冬,结果正确。但是昨天早晨值班,早晨4点大家讨论重庆当日是阴而不雨,节目刚录制完,就有同事来报,早晨5点重庆已经在下雨了,所有的快乐都被这个错误弄得烟消云散。

牢记每一个错误,我们才能变得更智慧,也更开朗地面对公众。

《天气预报》需要娱乐吗?

身边总有朋友问:“播天气预报的时候能不能有点娱乐精神?”您说呢?一分多钟的解说,或轻或重、或大区域或小范围的天灾,常常十几张各种颜色的预警。你可以放过很多良性的天气,但不能忽略任何恶性的天气。看病时,我不敢问医生:“您有娱乐精神吗?”天灾还娱乐?不准还娱乐?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