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报准过一次天气吗?

有一次,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田麦久副主任给我Email来关于“乒坛魔术师”张燮林一次准确预报天气的故事。

那是2002年的5月,当时全国政协体育界委员赴湖南调研途中,大家准备一览张家界自然保护区风光。那天上午张家界持续降雨,大家都准备调整行程了。这时张燮林说,按照他的分析,这场雨大约在午后3-4点之间结束,雨过天晴。

本来就对张家界充满向往的委员们自然很乐于听信“魔术师”张燮林的“预报”。然而神奇的是,下午3点45分,突然云开日出。一个信手拈来的预言果真应验。田先生的现场描述是:众皆称绝。这时并没有人再去考证“魔术师”的预报依据了。

称奇之余,田先生还为张燮林即兴赋诗一首,曰《神奇预言》:

笑语午后风雨停,

申时三刻峰染红。

英哥丹妹踏青去,

自有张生道阴晴。

(意思是英杰哥杨丹妹这些气象主持人不用做《天气预报》,出去踏青就行了,因为有“张生”预报天气。)

不过后来,再没有听到“张生”再次准确预报天气的传说了。

当然,对于专业预报人员来说,报准一次天气并不难,难的是次次报准天气而不能有一次报不准。气象学家陶诗言院士曾经有一个心得:“预报是八分把握,两分冒险。”八分把握加两分冒险未必每次都能够等于十分精彩,甚至有可能等于十分可笑。但说到底,玩笑除外,真正的预报要有缜密的依据。这样,相对准确的预报才是可重复的。

不过,生活中,完全随意地凭感觉就非常准确地猜对了一次天气,而且恰好比气象台准,尽管没有人为你写诗那也是挺值得有成就感的。这是由十分冒险获得的十分精彩,谁都希望自己神奇,哪怕是偶尔的神奇。

家禽怎么看天气

一位网友告诉我,家禽是如何看待天气符号的:晴天是蛋黄,阴天是蛋清,多云是蛋黄+蛋清,阵雨是蛋黄流失,小雨是蛋清流失……它们认为部分天气符号严重侵犯了家禽的隐私权及其后裔的肖像权,并对天气符号所体现的它们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表示非常痛心。

得奖之前的表情

2004年3月,单位里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气象节目主持人的公众评选。领导嘱咐我们参加颁奖仪式的时候尽量穿得隆重一些。这张照片是在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在领导宣布获奖人的前一秒钟抓拍的,当时我和杨丹恰好坐在一起,没想到几秒钟恰好也是我们俩得奖。后来我们俩合写一本书,本想用这张照片做封面,但出版社说,人物的目光没有正视读者,是对读者的不尊重。不过这张照片记录了人在得奖前一秒钟的真实神情。

都成了古代名人

有人建议我们根据不同天气穿不同的衣服来说天气,比如穿雨衣打雨伞,穿羽绒服戴手套,穿吊带裙戴墨镜。但在节目中我们从来没有如此实践过。

不过,在生活中我们总想穿节目中无法穿的衣服,比如节目中不能穿蓝色衣服,于是在生活中进行经常性的弥补。

有一次,我们集体突发奇想般地把自己打扮成戏剧中的人物。还记得当时杨丹是扮演虞姬,所以手里要拿一把自刎用的剑。杨丹很不情愿,但看在英雄项羽的份上便接受了。

我一直没弄懂自己是个什么人物,反正是个什么大将军。当时管道具的老师傅很不情愿地把那身行头拿给我,好像那套服装是他最崇拜的大将军穿的。那顶盔甲奇沉无比,感觉可能比孙悟空头戴紧箍还难受,所以我一直处于免冠状态。

最高兴的是成璐,她拿到了穆桂英的衣服,一脸酒足饭饱般的爽。一个普通的革命战士平常能穿那么高级的领导的衣服吗?当然了,拿破仑说过:不想穿将军衣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这些人中只有我和成璐是有军衔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