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气温

“平均数掩盖不了不平均的问题。”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天气。平均气温20度,听上去很宜人,但看似宜人的平均数掩盖不了极度不平均的昼夜温差。一个地方气温15-25度,另一个地方气温0-40度,平均气温都可能是20度。而前者可能是水乡,后者可能是荒漠。

梅雨,在科学标准与直观感受之间

听到哗啦啦的雨声,人们说:外面在下大雨。而在我们的眼里,大雨是24小时累计降水量在25到49?郾9毫米的雨。看到外面风沙骤起,人们说:沙尘暴又来了。而在我们眼里,只有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才是沙尘暴。见到草绿了,花开了,人们说:春天来了。而在我们的眼里,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均高于10摄氏度,那其中的第一天才是入春的确切时间。大家也经常谈论台风,但现在热带气旋的分级越来越细致,只有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在32?郾7至41?郾4m/s的才真正叫台风。所以很多情况下,所谓的科学标准与直观感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人们更多的还是生活在感受之中。

有一个由于规定烦琐而使专业人士都出言谨慎的词汇,叫做“梅雨”。梅雨,其实是最具有文化积淀的特殊降雨现象。世世代代,人们留下了很丰厚的解读和描述,当然从科学的角度看,人们的认识是表象的、混沌的。但是引入科学定义之后,围绕降水量、降水日数、气温、副热带高压等一系列要素的框定,预报梅雨甚至谈论梅雨都变成了一件让人退避三舍的事情。于是近年来,一些人又“发明”了另一个词汇,叫“多雨时段”,来模糊地替代梅雨——这个科学上繁复的概念。

什么是秋天呢?气象学告诉我们:是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度(但高于10度)。但作家告诉我们:秋天是有人开始吆喝“唉,天儿可真凉了”的时候,是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时候。科学的规定固然需要理解,但直观的感受同样值得尊重!科学是用来量化感受的,但决不是来鄙视直觉和感受的,更不是专门给老百姓挑语病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