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忙得晕头转向—数字时代,深度何在?

回答这些问题不容易,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了研究调查、学术报告、民意测验、智囊团、政府机关,以及其他方方面面关于生活的研究。就在此时此刻,还有很多正在开展的调查讨论着通信技术对个人、家庭、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影响。技术已经是经久不衰的话题,不时有新的研究结果公布在新闻媒体上:“美国人平均每天花8小时在屏幕前”、“研究表明:美国人多患网络成瘾症”、“开车发短信,离死亡更近”。看到这些标题,我们摇头叹气,不是因为研究结果太少见,而是这些结果大家早已心知肚明。网络生活是什么样,我们每天都在感受,而这些泛泛的调查却没一个告诉我们怎么去改变这种情况。

研究调查反映的是普遍情况,换句话说,是某一地区大多数人的情况。研究找出普遍的准则,以便帮助解答个人的特殊疑问。简言之,它是从大多数人的行为中总结出规律。有些领域很需要这类研究,比如说政治领域里,谁能当选是由多数票决定的,所以每到大型选举的前几周,民意测验都显得扣人心弦又发人深省。还有些研究,就我们怎样跟技术共处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新见解,也很有启发的意义,本书里我引用了一些这类研究。不过,要回答怎么应对技术的挑战,怎样防止技术控制自己,单靠研究恐怕于事无补。多数人的观点和做法并不具备参考价值,相反,大众的上网习惯还是问题所在,关键是要找出,大家在网上越陷越深的问题所在。这就像你问一群胖子怎么才能减肥一样,都是徒劳无功的。

生活归根到底是自己的,大多数人经历了什么事,与你的生活无关。所以要研究网瘾的问题,与其从普遍问题下手研究特殊个例,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改由特殊到一般。何况,不同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更应该从单个个体入手。群体思维和群体行为的话题,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兴趣。有人称,数字时代的群体不仅有力量,更有不可小觑的智慧。

如果你观察大家在做什么,你当然能知道主流品味的走向,但这称不上智慧,充其量只能算“聪明”。聪明人眼观八方,在炒股、赌博等短期利益角逐中,占有相当的优势。其实,群体也不过是个体的集合,想知道其他人怎么过日子,有一个最直接、最可靠,且无需密码验证的办法,那就是观察你自己的生活。生活教给我们的,比数据更多,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我想讲一讲我自己的两件事,来帮助大家思考网络生活。第一个要讲的是欲望,想上网的欲望,以及联系他人的欲望。那么这种欲望从何处来,又为什么这样迫切呢?第二个要讲的却刚好相反,是断网的冲动。我的经历跟你们不完全一样,但我想把它们讲出来,以说明现代人普遍面临的两种矛盾心情。我们还不清楚该如何调和这种矛盾,也不确定矛盾到底能不能化解。这是数字时代的一大谜题,要想解决它,就得首先拿出放大镜,从生活的各个侧面来仔细审视这个问题。

读书导航